《邓文迪:女人明白要趁早》:女人如何在婚姻中自我修炼
小时候,听奶奶说 ,女人的命就好比一粒种子,撒在哪拨土里,就是哪种命。意思就是一个女人嫁给什么样的男人,就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命运。
现如今听姐妹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女人做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个女人不仅要嫁得好,更要做得好,才是双赢人生。
邓文迪的第一次婚姻发生在她懵懵懂懂的19岁时候。
19岁,一个普通女孩,本应该是在家里,任性撒娇,安享幸福甜蜜的时光,在教室里忙碌的学习 ,耳朵里听着时而快乐, 时而忧伤的歌。
而邓文迪19岁的时候,已经独自到了对她来说又好奇,又很陌生的美国。心高气傲的她 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长大了。她以为自己不怕困难,就能在美国混得很好。结果到了美国她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傻瓜”,在美国的第一个月,她就尝遍了各种困难。这时的邓文迪,终于清醒的知道了生活的苦,有多精彩的梦想,就有多严峻的考验。
此时的邓文迪,对朦胧的爱情也充满了好奇,但他确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一份什么样的爱情,只觉得此时自己需要一个人陪伴,因为她感觉自己在异国他乡太孤独了。
这时,邓文迪由于寄宿在Jake Cherry 夫妇的家里,Jake Cherry先生,一个历经风月的老男人,对一年芳19岁的青春少女容易滋生爱慕之情是不难理解的。更何况,Jake Cherry先生是邓文迪的恩人,施恩者对受恩者的关怀备至,受恩者对施恩者的情感依赖,一段爱情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Jake Cherry和邓文迪在1990年2月结婚了,这时邓文迪22岁。这段婚姻给邓文迪背上了“心机女”和“婚姻换绿卡”的骂名。造成她的心情低落,而Jake Cherry先生也对前妻心存愧疚,心里总有一重阴影。
所以,婚后他们并不幸福,这段婚姻仅维持了两年零七个月就宣布结束。
这段婚姻里,纵然邓文迪有千错万错,只是人们忽略了一点,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不管邓文迪有多少心机,只有Jake Cherry先生愿意娶,她才能嫁给他。
离婚后,邓文迪重新审视了当初的选择,才发现自己因为太年轻而不懂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对这段婚姻她还是追悔莫及的。
这时的邓文迪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打起精神,认准了新的目标,那就是继续她的学业深造 ,进入耶鲁大学商学院学习。
邓文迪在耶鲁商学院毕业以后,选择在Star TV(香港星空卫视) 实习,打算去香港寻找发展机会,这时她的愿望仅仅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香港站稳脚跟,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辜负自己的曾经的“美国梦”,也想有所成就报恩于父母。
人与人之间,相遇是一种缘分
邓文迪在去香港的飞机上,正好坐在了默多克“新闻集体”懂事布鲁克.丘吉尔的旁边。
人间传说邓文迪和默多克相遇的版本就有好几个,而真正让人信服的桥段是这样的:
1996年2月,邓文迪在美国至香港的航班上,看到一个老人正在闭目揉着太阳穴,并且额头上直冒汗珠,这时她有点担忧这位老人,及时呼叫空姐拿来了水和晕机药。10分钟以后,老人感觉好多了,便孤傲的扬着头对邓文迪说道:“我是默多克,很高兴认识你。”此时邓文迪也平淡的介绍自己:“我叫邓文迪,同样很高兴认识你。”令默多克有点失望的是邓文迪听到他的名字并没有感到震惊。当时的邓文迪肯定也不会想到这竟然是一段姻缘的开始。应该说这就是缘分吧。一段传奇的忘年情缘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默多克一生中阅女人无数,他很明白,那些人只是仰望他的身份和财富,从没有人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给他一份单纯的关爱。默多克觉得自己是个被财富“囚禁”的人。而当时的邓文迪热情开朗、有激情、有活力、有身材、有青春、有迷人的微信和善解人意的温柔,同时又不失西方人的独立与平等的光彩。让默多克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与舒适,他忍不住说,邓文迪至少让他年轻了30岁。
更何况,邓文迪和默多克有着相同的爱好,都热爱传媒事业,都喜欢在商战里周旋。默多克认为像邓文迪这样的女人值得他娶
所以,默多克不惜花费重金,让邓文迪做了他的新娘。
然而,因为年龄,因为默多克的身份,他们的婚姻在许多人眼里又是阴谋和陷阱。
很多人都说邓文迪对默多克没有爱情,只是图他的名利。而事实证明,他们是相爱的。
默多克每次去中国,都会按照邓文迪给的清单,亲自为她购物。按理说,这种事完全可以派个人完成。而默多克总是把这些事看得很重要,这也许就是默多克对爱的表达。
在一次听证会上,有人准备袭击默多克,坐在默多克身后的邓文迪突然从椅子上跳起来 以飞快的速度扑过去,狠狠的打了袭击者一个巴掌,把袭击者都打蒙了。随后,邓文迪又回到默多克身边细心的给丈夫擦拭身上的脏污,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很温馨。会议结束后,两人又紧紧的拉着手离开了会场。
由此可见,如果邓文迪不爱自己的老公,是不会有这种本能反应的。
婚后的邓文迪,矛盾重重。她不希望大家误解她是借婚姻上位,也不想安心当豪门阔太,她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可是如果她选择与默多克并肩作战,可能会有人说她不安分守己,如果选择在家做全职太太,可能会有人说,她只是个花瓶。她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为难,倘若做对了,别人不会说什么,做错了,那她又会被推到风口浪尖。
人生的曼妙风景来自内心的淡定从容
邓文迪最终选择了用温柔接纳一切。
因为她知道只有找准自己在婚姻中的位置,才能强有力的反驳外界的声音。
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邓文迪温柔细致的照顾着家庭。使默多克倍感幸福。
虽说邓文迪嫁给默多克以后,衣食无忧,但是她善于交友的特点,是不甘心在家里当个贵妇的。
邓文迪期待的爱情是比翼双飞。
在大女儿七岁,小女儿四岁的时候,默多克派邓文迪与“新闻集团”高管一起工作,把公司办到中国去。
从此,邓文迪有了属于自己事业发展的一片天地。她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真正的成长。
邓文迪以新闻集团高管的身份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她的能力、责任心和态度都得到了双重成长,她的事业就此腾飞,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邓文迪成为了独立的电影制片人,她是第一个把华语电影推向国际的女人。作为一个独立制片人要具有独自完成影片制作和发行,这个事虽说风光无限,但风险也很大。
邓文迪凭着她的各方能力,完成了《雪花秘扇》拍摄。
《雪花秘扇》这部作品,就是邓文迪的私人订制,里面有她奋斗的影子。
虽说婚姻是衡量一个女人是否成功的标志,而婚姻不是争强好胜的战场,也不是谁大谁小的实力比拼 ,是两个相爱的人,共同努力经营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