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叶塔》来自原生家庭自罪感代代折射,阻断、融解在痛苦背后
《胡丽叶塔》是西班牙大师级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执导的第20部长片电影 ,是改编自艾莉丝.芒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短篇小说(取自《逃离》的三篇 《机缘》《沉寂》《匆匆 》)。影片原本取名是《沉寂》后因与其他电影撞名才改为《胡丽叶塔》。
影片叙述的风格复制了芒罗在小说叙事上的淡化情节的手法,没有那么多的人物和场景,没有大起大落更谈不上惊心动魄!
最初看完整部影片有些失望,甚至怀疑它在豆瓣评分7.5的评分,这部有影响力影片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有那么一时会想到此部电影的成本真的很低。貌似平淡无奇的内容是在看完电影之后的一周后得到惊喜的翻转。这部电影耐人寻味,寓意深刻,不会共情感受不到这部电影的震撼的力量!
《胡丽叶塔》这部电影不会直接表达告诉你什么,而是看过后还会一直萦绕在心、带你去回忆、去搜索、去向深层次的链接。这是一部关于原生家庭及信仰的影片,用一个女人的中年这段时期的家庭生活,其在原生家庭遭受到的表面看不到的羞耻感,带到自己的原本很幸福的家庭,围绕着各种关系发生的灾难性的影响。最后在信仰里得到爱的和解!关键词:羞耻、修行、合一!
在影片中,胡丽叶塔12年后搬回原来与女儿住的公寓,开始用笔记上叙述:日记的开篇写的”羞耻感“
心理学家霍金斯在关于各类情感能量等级的分析中,把羞愧感排在了最低的位置,其次是内疚,认为羞愧和内疚是人对自己伤害最大的不良情绪,负面分数超过了悲伤 、愤怒、恐惧。 羞愧的能量级几近死亡,会严重摧残身心,毁掉一个人!
被羞耻感支配,终极一生很难解脱,会毁掉一代甚至几代人!
在火车上,一个跟她打过一个照面,想搭讪的男人卧轨自杀了,她认为那是她的错。她不应该在火车上不理睬他。如果跟陌生男人搭讪了就不会出这个糟糕的事情。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羞愧,幸好有刚认识的佐安及时的安慰了她,让她很快从羞愧感中走出来。
主动与胡丽叶塔搭讪的男士,卧轨自杀
她丈夫佐安出海遇难, 她认为都是她的错,她不应该那天跟丈夫争吵质问阿瓦与他的微妙关系,从而升级到彼此埋怨,胡丽叶塔愤然离开。如果不争吵并且劝他不要出海,就不会出现这次再也看不到他的海难。从此胡丽叶塔深深的绝望且严重抑郁,整日恍惚无法独立生活,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女儿和同学开始肩负起照顾她的责任。
好端端的胡丽叶塔怎么会变成毫无生气、毫无能力甚至要完全依赖还没有长大的女儿生活呢?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存在的理由!
胡丽叶塔因为羞耻感,整个人陷入了悲观的生活状态,一蹶不振。这种不同寻常的无助与失败,可以使一个人乐观崩溃,悲观一旦出现,就会得到强化,就会变成习惯,习得性的悲观。胡丽叶塔在这段时间的生活画面并不陌生,同样的画面在她母亲那里出现!
《教出乐观的孩子》讲到悲观的来源:基因、父母的悲观、从父母、老师或教练那里得来的悲观性批评、掌控感和无助感的经验。这部电影里的悲观来源主要是:父母的悲观。
胡丽叶塔的母亲遭父亲冷暴力甚至软禁,长期的被冷落、忽略、退缩,造成羞辱感、无力感、无助感,虽生犹死!母亲的悲观的现象一点不差的 遗传给胡丽叶塔。陷入羞耻感中,生活上无法照顾自己,如行尸走肉。
胡丽叶塔的母亲遭到父亲的抛弃在她面前另寻新欢,胡丽叶塔也是难以逃脱厄运:遭到亲女儿的“丢弃”,毅然决然的离开,从此杳无音讯。历史重新上演,原生家庭的悲剧重蹈覆辙。
女儿安迪亚,也是遗传了妈妈的羞耻感。她认为如果自己不去参加夏令营就不会出现这事了。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关于父亲佐安的去世,母女之间没有很认真的真诚的面对过。女儿带着亏欠全身心的照顾妈妈,甚至妈妈离不开了女儿的照顾,成了女儿身心灵上的累赘,明明很华丽绽放的女人活得卑微而又怯懦,正是胡丽叶塔母亲的翻版。
羞耻感成为世代相传的魔咒!羞耻感是什么呢?
1.羞耻感是自我贬低,是全然自我不接纳,是一种病态生活方式!
十二年之后,在马德里的街上被她的女儿好友遇到,也是同时照顾她的那个女孩,惊喜看到胡丽叶塔的不再抑郁的状态,面色红润有光泽,活力绽放。可以想象陷入羞愧感把胡丽叶塔内心多么破烂不堪!
羞耻感成为了困扰她一生的悲剧源头!悲观的生活态度,导致的抑郁,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或者爱人!
羞耻感,侵蚀久了,就会转化为极端的自罪感!
美国治疗师沙提亚:"当我不再伤害自己,便没有人可以伤害我。不再防卫也不再攻击,我只需要看到我自己,接纳我还不能做的,欣赏我已经到做到的。"
2.羞耻感是自我嫌弃,是全然自我否定,是非常的悲观的生活方式!自我剥夺了生命的快乐体验,生活里不再有尊严、不再有意义感!除了年轻时看到胡丽叶塔笑过,在中年时期,整个电影没有一点笑容,被憔悴、颓废、黯然、恍惚充满!
女儿的决绝离去和十二年后允许妈妈来看她,正是这部电影的两个转折点,也是原生家庭羞耻感被阻断并且疗愈的开始!在女儿十八岁生日那一天,当看着她的眼睛,很正式的说:“在我以后的人生路上,再也不要有你!”
美国治疗师沙提亚:”自我牺牲里没有滋养,有的是期待,压力和负担。若我没有符合你的期望,我从你那里拿来的,便不再是营养,而是毒药,它制造了内疚,怨恨,甚至是仇恨。“
人生路,经历万千,怎样才可以做到羞耻感的影响少一些呢?
1.改变对事情的看法。事件是中立的,因为每个人看事件的态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悲观看不到希望,乐观的心态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就剩半杯水了“与”还有半杯水”看到的人生就是不同的色彩。
2.放下自我归咎”都是因为我不好“。在起伏不定的生活中,难免羞愧,但是不能一直怀着这种情绪,因为生活还要继续!
五岁的孩子,特别喜欢真空气球,六一儿童节果真遇到并且如愿以偿的买到手一个大大的恐龙气球。得意地牵了一路了,很快到家,没有想到,气球被他自己用另一个玩具把气球捅破了,瘪了!小朋友,没哭没闹,马上说:”我爸会给我补上的!拿回家,等我爸回来!“就这样拽着瘪的气球回家安静的等爸爸。
3.训练掌控感。允许孩子经历失败,而且当失败来临时要坚持,让掌控感克服无助感。
遇到小的失败要鼓励继续尝试,直到成功。如果遇到不顺心就停止尝试,就不会成功体验。掌控感就是在孩子做某事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了,心情抑郁烦躁,可以鼓励其停留在现有的情景中继续采取行动,试图通过改变当下的情景来终止抑郁的情绪。而不要离开那个环境,将环境整体移开来终止抑郁情绪,就会造成习得性无助。
爱是恒久忍耐!撕掉羞耻感,被爱更新的生命,无需解释,只要陪伴!影片的最后,心灵震撼的爱的颂歌。万事互相效力,整整12年的修行,因恨分开因爱相聚,唯有在信仰里能体验到、感悟得到!一切苦难都有上帝美意!
如一首赞美诗的片尾曲浸润着苦去甘来的温存的爱!
若你 不离我远去
我愿将一生奉献给你
若你不离我远去
你会看见真实的我
你将拥有
很少人能拥有的
像你一样完美的东西
永无止尽的爱
我愿付出一切
只求再见你一眼
我亲爱的
若你不离我远去
你将让我哭泣
像个孩子一样
若你不离我远 去
那将是世界末日
我的世界只容得下你
请不要走
我祈求你不要走
若你不离我远去
那一刻
我将死去
作者:薇娜 专注于培训13载,擅长深层次情感沟通,喜欢码字,传递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