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的奇男子伯邑考,以凡人之身封神,地位还仅次玉帝
《封神演义》一书中包括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在内的一众主角们,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槽点。但是有一个人,哪怕是以最苛刻的标准去评价,也绝对可以称得上好人,书中对他的描述几近于完美。
可惜就是这样完美的一个人物,结局却着实凄惨,被剁成肉酱之后还做成了肉饼给自己父亲吃掉,这个人就是西伯侯之长子——伯邑考!
一. 有治国安邦之能,又至情至性至孝
西伯侯姬昌动身去朝歌前,欲将朝政托付给长子伯邑考,这就相当于后世所谓的太子监国。要放在一般太子身上,那还不惊喜欲狂啊。但伯邑考却是跪而言曰:“父王既有七载之难,子当代往,父王不可亲去。”竟欲以身代父赴险,连监国之位都不要了。
阴谋论者看到这里可能会说,伯邑考这不会是惺惺作态吧,毕竟纣王召的是姬昌赴朝歌,他明知自己是不可能代替姬昌才这么说的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人也就不值得老吴将其推崇为几近于完美的人了。
伯邑考在姬昌走后,沿袭父亲的政策,对无妻者给予金钱而娶;贫而愆期未嫁者,给与金银而嫁;孤寒无依者,月给口粮,毋使欠缺。可谓是完美地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任务,而且整整七年时间,也足以令他掌控朝庭了。
大权在握,又将治下管理得井井有条,按理说这个时期的伯邑考应该是春风得意的吧?
并不是,伯邑考在这几年中一直不快乐,虽然姬昌在走之前曾严令过伯邑考不得前去朝歌搭救他,但伯邑考等了七年,终于还是决定这辈子第一次违背父亲的意愿,决定带上重礼,亲自涉险到朝歌去代父赎罪。
其下重臣散宜生苦劝伯邑考说,主公(姬昌)去之前曾说过,让您好好管理国家,他七年之后自然就会回国,如果您实在于心难安,派一个使者去问安就可以了,何必亲身犯险呢?
伯邑考却不听,说父王有难,在异乡被关了足足七年,举目无亲,我这当儿子的于心何忍啊。所谓立家治国,我们这些做儿子的连对父亲尽孝都做不到,还谈何立家治国呢?
姬昌有九十九个亲生儿子,伯邑考是其中的老大,以伯邑考当时的情况,想要父亲身前有人尽孝,其实完全可以派一个弟弟过去。但他因一腔至孝,决意亲自前往,把监国之位传给自己弟弟姬发,一片赤子之心,实足以感动千古。
二.长相英俊得让女人想犯罪,才情惊艳得让纣王动容
伯邑考到朝歌后,走了亚相比干的门路入宫拜见纣王,却被立在后堂帘内的妲己见了,只一眼,却是差点把这善于诱惑人的妖妃魂都勾了去。
原文中是这么说的:妲己在帘内,见邑考丰姿都雅,目秀眉清,唇红齿白,言语温柔。妲己传旨:“卷去珠帘。”
在那个时代,身于后宫的妲己现面去见伯邑考其实是有些犯忌讳的,但就算是这样妲己都没能忍得住当场就要出去和伯邑考见上一面说几句话,可见伯邑考魅力之强,绝对比现在那些小鲜肉还要强得多。
伯邑考的魅力还不仅限于容貌和风度,他善能鼓琴的名声当时传遍满朝,就连身处深宫中的妲己都知道,因此逼伯邑考当场献曲。
在得到纣王的承诺,说只要能抚琴让他高兴了,就特赦他父姬昌与他回国后,立即使出浑身解数,抚弄了一曲“风入松”。
文中说邑考这一曲抚罢,只见音韵悠扬,真如戛玉鸣珠,万壑松涛,清婉欲绝,令人尘襟顿爽,恍如身在瑶池风阙,而笙篁箫管,檀板讴歌,觉欲气逼人耳。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就连纣王这等多了大场面的人都不由得惊叹,对妲己说伯邑考之曲可称尽善尽美,真是连刺都挑不出来。这样一位面容俊美之极,又才情冠绝天下的男子,有几个少女能抵挡得住他的魅力呢。
就连妖妃妲己都不行,妲己听完伯邑考抚曲偷看邑考,只见其面如满月,丰姿俊雅,一表非俗,风情袅袅动人,顿时就动了情。进馋言让纣王把伯邑考留在深宫之中传她抚琴之技,实际上却是想趁着传艺之时对其百般挑逗,欲引伯邑考为自己的床上之宾。
让大名鼎鼎的一代妖妃,变成尤如现代社会的迷妹一般,伯邑考个人魅力之强,在历代文学作品中,也可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
三.坐怀不乱,有礼有节,宁折不弯
说服纣王将伯邑考留下教琴后,妲己迫不及待地就把纣王给灌醉睡下,然后命人取来琴,竟是一刻也不愿意多等,立即就想借学琴之名与伯邑考亲近。
伯邑考欲正经授琴,妲己却是曲意勾引,面若桃花,眉目含情,甚至借机在伯邑考耳边轻语吹气。
储君,妲己能以一己之力引得纣王荒废朝政,其美艳之处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这般刻意行使妖媚之力,一般的男人哪里顶得住,可是这伯邑考却是丝毫不为所动,谨守礼仪只管授琴。
妲己眼见勾引不动伯邑考,又借学琴之名,让伯邑考抱着自己,握着自己的双手来传授琴艺,这就是赤果果地表明自己的欲望了。
伯邑考这一次过来朝歌,唯一的目的就是迎回自己的父亲,而当时妲己乱政,几乎可以帮纣王作主。相信伯邑考也明白,只要他一点头从了妲己做了这个入幕之宾,回头妲己随便对纣王撒个娇卖个萌,放他父子二人回西歧只是小事耳。
再说这种事反正男人吃不了亏,还能给囚禁自己父亲七年的纣王戴上那么一顶绿帽子,真可谓是两全齐美呢,何乐而不为呢?
可惜这只是咱们这些普通人的想法,伯邑考却只是暗暗切齿,认为妲己把自己看轻成了不忠 、不德 、不孝、不仁、非礼、非义、不智、不良之类,宁愿自己受万仞之诛,也不可败坏了姬家的门风,否则九泉之下也无颜见先祖。
因此伯邑考勃然作色,怒斥妲己是想让他遗臭万年,请她不要自误,侮辱了自己也侮辱了纣王。直把个妖妃羞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可惜妲己岂是好相与的,回头就恶人先告状,言说伯邑考欲对自己行不轨之事。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之下,伯邑考竟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琴音,让纣王感受到自己的一腔忠心爱国之意,竟是没办法生出加害之心,可见其琴艺之神。
奈何妲己此时已是对他因爱生恨,紧咬着不放,馋言一波接着一波,伯邑考眼见实在躲不过去,最后竟又用琴艺想对纣王一劝谏,期盼他施行仁德之政,最后还以琴掷去行刺于妲己,存了以死相谏的心思。
可怜一代风华绝代奇男子,被妲己进馋言千刀万剐剁成了一堆肉酱,甚至还被做成了肉饼送去给父亲姬昌食用,以此来试探姬昌是否真能料事如神,有圣人之象,如果是的话就会对其进行加害。
姬昌擅长先天推演,强忍着伤痛吃下了伯邑考的肉做成的饼,从而让纣王放松了对自己的警惕心。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伯邑考也算是用自己的生命,为父亲最终脱离囹囵出了出后一分力!
封神之时,姜子牙感其忠孝,封其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神权之重仅次于玉皇大帝,命为尊贵之神,代表尊贵、权力、帝皇,这个位置《封神演义》中也仅有伯邑考一人当得起了!
《封神演义》原著有诗一首赠伯邑考曰:
忠臣孝子死无辜,只为殷商有怪狐。淫乱不羞先荐耻,贞诚岂畏后来诛。宁甘万刃留青白,不受千娇学独夫。史册不污千载恨,令人屈指泪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