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基督者》:思想碰撞,纸上交锋-尼采与基督教和耶稣
《敌基督者》看起来像是一部宗教史著作,它是关于基督教的历史与本质的研究。尼采首先叙述了从犹太教到基督教的历史演变过程,然后揭示了基督教的本质,最后探讨了它如何自下而上地征服了罗马帝国,并且一直影响到现代。但严格来讲,《敌基督者》其实是一本很深刻的哲学著作,它所关心的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真理与信仰的关系。
《敌基督者》是尼采发疯前的绝笔之作,让我感到震惊而没法读懂的一本书。读起来很吃力,翻译的字都认识组成一句话,一段话就如此的神奇。尼采试着去从否定中找到进步的方向,如果说否定与肯定那一个离真理更近,那只能说否定离真理更近一些。不管他对康德、保罗和耶稣的指控都表达了他的立场,当然我的学识没办法让我理解双方,也不知道对错,我感觉到这在纸上的交锋胜过千军万马,精彩,精彩,精彩!
1人并非以今天所相信的那种方式展示了向更好、更强或更高的进化。“进步”仅仅是一个现代的观念,即是说,一个错误的观念。就其价值而言,今天的欧洲人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相差太远;进化绝对不是必然的上升、提高和强化。
就如今的读书人越来越来,图书馆每每看到很多读书者。为何文化,思想,精神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难以有新的突破?好像在这几方面越走越倒退,这也是我非常认可尼采所说的“进步”。没法创造“新神”的时代或者说“诸神”灭亡的时代,人走向灭亡和堕落是必然的。
2基督教被称为同情的宗教。…同情保存的是那些烂熟致衰亡的东西;同情是对生命的剥夺和谴责;同情确保形形色色的失败者苟延残喘,由此给生命本身带来一种阴郁和可疑的面相。同情变成唯一的德行导致这一结果的是虚无主义哲学的视角。…在我们不健康的现代性中间,没有什么比基督教的同情更加不健康。
有“罪”是与上帝相见必备的一把钥匙,而有“罪”又不能与上帝相见,行善和悔罪是必做的一个功课。悔罪必将得到同情,因此同情变成了德行。感动感同身受是否也是一种同情?
3败坏的意思是非道德化的;
倘若一个动物、一个物种、一个个体丧失其本能,倘若它们选择、偏爱那些对自己有害的东西,那么我就称其为败坏。……在我看来,生命本身就是追求力量增长、追求力量持存、追求力量积累、追求权力的本能:只要没有权力意志,那就只有衰亡。我的看法是,人类的一切最高价值都缺乏这种意志——衰亡的价值、虚无主义的价值以最神圣的名义占据统治地位。
当下为何抑郁患者增多,躺赢着比比皆是。物质生活更加美好,社会的精神文明,内在的思想应该更加丰富,人的追求也更加远大,从抑郁患者必将更少。为何如此,这或许是衰亡的价值、虚无主义的价值以最神圣的名义占据统治地位。
4我们觉得谁是我们的敌人——神学家以及所有身体里流着神学血液的人。凡是被神学家视为真实的东西,必然是虚假的:这几乎就是一个真理的标准。
敌人是最好的“朋友”,尼采也称说过假的离真理更近,从敌人身上获得的知识,将会使我们离真理更近一步。
5康德的成功仅仅是一个神学家的成功:对原本就很不稳定的德国诚实来说,康德如同路德、如同莱布尼茨一样,就是一个急刹车……还有什么东西比没有内在必然性、没有一种深层的人格选择,没有快乐地工作、思考和感受,对一个人的毁灭来得更快?还有什么东西比“义务”的自动机器( Automat )对一个人的毁灭来得更快?义务恰恰是导致颓废的处方,甚至是导致白痴的处方……康德成了白痴。
人的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而不是被“义务”被本能所囚禁,这或这才使人成为最有趣的动物。
6相对而言,人是最失败的动物、最病态的动物,他最危险地偏离了自己的本能——尽管如此,他仍然是最有趣的动物!
作为动物的本能是生存与繁殖,而人陷入了追求本能的意义,反而被意义所困,终于偏离了本能。
7在一切生命的自然事件中,在出生、婚姻、疾病、死亡,更不要说祭祀(圣餐)的时候,都会出现神圣的寄生虫,将这些自然事件去自然化——用教士的话说,将它们“神圣化”从心理学上看,“罪”在一切教士式的社会组织中都不可或缺;“罪”是真正的权力之柄、教士以“罪”为生,他需要有人“犯罪” .…最高的原则:“神宽恕忏悔者”——通俗地说:神宽恕服从教士的人。
你有罪,悔罪,义人!一切“罪”是入教的基础,是称义的条件,是与上帝建立联系的钥匙。
8什么叫“福音”——真实的生命、永恒的生命被发现了——它不是被许诺,它就在当下,它就在你们之中:它是在爱之中的生命,是在没有减少、没有排除、没有距离的爱之中的生命。
生命的意义在于它是短暂的,是真实的,在于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在于你当下的所思、所想、所做!它的意义不在于被称赞,不在于被下定义,不在于执行什么。意义存在于这个与生俱来的生命,其特有的本质!
9“今天,一个人只要还追求最低限度的诚实,那就必然会认识到:一个神学家、一个教士、一个教皇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不只是犯错,而且是说谎……今天,一切当下的实践、一切本能、一切已经成为行动的价值评判都是敌基督的: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毫不羞耻地称自己为基督徒,现代人是一个多么伪善的怪胎!”
人为何要去相信谎言并执着信以为真,当人无可信亦无可盼更亦无可靠,信是得以为支持人持续走下去的源泉,至于信什么这就不重要,更何况信的内容是什么。现代人有现代人不易:对于普通人来说知识的囚笼,道德的框架,国家的界限以及公民的义务等等!一方面要向往自然的原始的自我,一方受以上诸多因素的束缚,不得不做一个伪善的怀胎!
10“人们可以把《福音书》解读成为用道德进行诱惑的书:道德被这一小撮人所垄断——他们多么清楚道德的用处!人类最容易被道德所诱骗!”
重构道德需要哪些?组成道德需要哪些?是否有最优解的道德?
提倡道德而不是用来绑架人的行为和思想,某某你必须让座,不然你就会被道德谴责;
某某你必须如何对你父母,不然你也会如何;某某你必须结婚,不然你也会如何。在热搜评论区经常看到一条“未经他人苦,某劝他人善。”然而反方就来了而且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别人以德服人,以善对恶!道德应该只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或者说群体对个人的要求,从来不是一个其他人对一个人的要求,所以任何人没有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他人指指点点。
11“我们之所以与众不同,并不是因为我们既不在历史中,也不在自然中,更不在自然的背后重新发现神——而是因为我们将那些被当作神来顶礼膜拜的东西,不再视若“神圣”,而看成是可怜、荒谬、有害的东西,不仅看成是错误,而且看成是对生命的犯罪……”
“众神”“神圣”赋予人对未来太多的可能和希望,束缚人本身对于当下可能的无限潜力!以一种虚无缥缈的未来不存在替代当下无限可能的存在。是的,“可以看成是对生命的犯罪”!
12犹太人是世界历史中最了不起的民族,因为它在面临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时,怀着一种极端可怕的意识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存在:这个代价就是对一切自然、一切自然性、一切实在性的彻底伪造,不管整个内心世界,还是外在世界都是如此。……正因为如此,犹太人才是世界历史史上最为祸害的民族:就其影响而言,犹太人对人性的伪造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基督徒直到今天还自以为是地在反对犹太人,却浑然不知自己就是犹太人的最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