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去世后,他的后代结局如何?儿子是位大人物
“昔年得以真自在,今朝诡术又权谋。首座悠然品好酒,冷观台下争暗流。”是《盗墓笔记》中的经典名句。
近几年来,关于盗墓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在揭开有关盗墓神秘面纱的同时,和盗墓有关的历史和记忆被世人想起。
提起盗墓,首先想到的便是“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曹操。曹操以缺乏军费为由,打开西汉皇陵,筹措军费。可以说,曹操是盗墓界的鼻祖,他的所作所为让人痛斥,与此同时,也开启盗墓的先例。
到了近代时期,再次出现一个光明正大盗墓的惊天盗墓贼,他就是公然用火药炸开清东陵的孙殿英。孙殿英所作所为相比于一千多年前的曹操,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孙殿英何许人也?他是如何盗取清东陵的?他的后代如今怎么样?
其实,有关孙殿英的一切还要从他早年的因缘际会说起。
一、摸爬滚打,混迹江湖
清朝末年,孙殿英出生在一个河南地区极其普通的家庭之中,因为孙殿英父亲在乡里名声很好,所以作为名人之子的孙殿英自然而然的被同乡的人高看一眼。
然而这一切,随着孙殿英父亲的去世而发生改变。当时孙殿英的父亲为了替乡里人争气,与满清“贵族”旗人发生争执。之后,孙殿英的父亲便被抓进大牢之中。在满清的监牢之中,孙殿英的父亲受尽折磨,最终惨死在大牢之中。
从那以后,孙殿英只能流落街头,开始混生活。不得不说,孙殿英身上还是具备一些所谓的侠义气质的,因为仗义,孙殿英身便也聚集不少人。而这些人,也是后来帮助孙殿英“响彻全国”的关键人物。
后来,孙殿英加入河南西部的民间组织庙道会,并凭着过人的机灵逐渐混到庙道会的头目。当时因为孙殿英肯下血本对各方进行打点,得以向上海贩运各种商品,获利极丰。可以说,虽然孙殿英出身贫寒,但在闯荡江湖的时候,广结流氓恶棍、军警胥吏。
然而,因为孙殿英活跃在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加上他手上又有一些人马,所以,孙殿英也渐渐成为大小军阀拉拢的势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贫寒出身的孙殿英竟然可以在军阀队伍中混的顺风顺水。
之后,孙殿英从连长做起,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逐渐成为当地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就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驻豫西直军开赴前线,孙殿英利用这个机会,孙殿英独立出来并招兵买马,队伍扩大至数千人。
与此同时,孙殿英的势力已经逐渐壮大,已然成为各方军阀争相抢夺的势力。
到了1928年时,孙殿英的部队被蒋介石收编,并且获得一个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头衔。
就此,孙殿英利用自己手上的第十二军,做起了遗臭万年的事情。
二、盗墓和投敌,注定遗臭万年
1928年春,原来奉军收编的土匪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东陵旁的马兰峪,蓄意长期挖坟盗宝。但就在这个时候,民国天下已经不是北洋政府,而是属于老蒋所谓的“北伐军”。
当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已进入河北地区,奉军被迫向北转移,但冀东一带散匪非常多,更是肆意妄为,让人厌恶至极。此时此刻,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抚。
然而,孙殿英在剿匪途中,却变成最大的土匪。孙殿英多次见到东陵殿宇富丽堂皇,心里边产生了邪恶的念头。渐渐的,孙殿英萌生盗墓的想法,并且立刻准备投入行动。
紧接着,孙殿英命令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连夜率兵前往,赶跑将要盗墓马福田。与此同时。孙殿英取而代之,并成为当时最大的盗墓者。后来,孙殿英为遮人耳目,他们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但其实是在为盗墓做准备。
随后,孙殿英带领部下悍然炸开清东陵,并且对慈禧太后所在的墓穴洗劫一空。就这样,也让昔日执掌天下半个世界的慈禧太后死不瞑目。
可以说,孙殿英的做法是非常可恶的,即便他把为报父仇挂在嘴边,即使他通过打点民国军政要员得以逃出升天,但是孙殿英仍然会得到后世之人的无尽谴责。
说来也奇怪,孙殿英也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他曾带领部下重创日军,并和日军周旋到底。但是却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公然投靠日本侵略者,并获得“豫北剿共军总司令”头衔。
此时此刻的孙殿英,已然化身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并且在他的身上还有盗墓的污点。可以说,孙殿英因为盗墓和投敌,注定会遗臭万年。
与此同时,孙殿英的后人也因为孙殿英之前的所作所为而遭人非议。
三、议论纷纷,儿子终成栋梁之才
一直以来,关于孙殿英的说法都层出不穷,但大多都是破口大骂,称孙殿英为“盗贼”“强盗”。而孙殿英的儿子也一直活在他父亲的“乌云笼罩”之下。
作为窃国大盗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自然而然会遭到其他人的非议。正常情况下,他都会被冠以“盗墓贼儿子”的标签,并且被其他人孤立。可以说,孙天义为此也是受尽折磨和困扰。
但是,在孙天义母亲的教育下,也是孙殿英的二夫人,让孙天义明白父亲的所作所为并不能与他联系在一起,他是他,父亲是父亲。渐渐的,孙天义才从孙殿英的阴影中走出来,并逐渐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952年,孙天义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并一直从事着语言相关的工作。1957年,孙天义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并在工作期间取得巨大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6年到1998年期间,孙天义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的教授、院长并兼任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据悉,孙天义曾经翻译过很多重要的作品,并且先后被授予过诸多重要的奖项。
可以说,孙天义成为和父亲孙殿英完全不一样的人物。孙殿英是卖国投敌的盗墓贼,而孙天义却是为国服务的栋梁之才。
后来,孙天义退休,作为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的他主动承担起黄帝陵的修缮工作。此时的他已经和孙殿英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盗墓贼,一个守护陵墓的工作者。客观的说,孙天义如此作为,也算得上替父亲还债。
总之,孙天义的所作所为,以及所获得的成就,和孙殿英形成天大的反差,也注定他成为闻名于世的大人物。
结语:
纵观孙殿英的一生,不乏充满传奇色彩。从他在乱世中摸爬滚打,逐渐成为统兵数万的一方军阀。以及后来孙殿英孤军同日寇血战的勇气和魄力,可以清楚的看出孙殿英身上的过人之处,可以说,他也曾是一个拥有些许爱国之心的“将领”。
但是,从孙殿英公然炸开清东陵,发起盗墓行为和投敌卖国来看,也可以看出孙殿英是一个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的人。与此同时,因为盗墓和投敌也将孙殿英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窃国大盗”孙殿英也注定会遗臭万年。
参考资料:《东陵大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