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瞧不上的杂牌军长,抗美援朝中表现不凡,彭德怀都向他鞠躬
志愿军第50军的军长曾泽生,是志愿军历史当中,最传奇的军长之一。他原本是国民党杂牌军的军长,率领三万人起义后,加入了解放军阵营。
抗美援朝时期,曾泽生率领50军,在朝鲜半岛创造了五个最先。
1、最先打进汉城。
2、最先全歼“顶尖精锐”的坦克营。
3、最先在汉江以南,顶住美军的疯狂反扑。
4、最先推着美军,推到水原以南,一直到乌山(位于南朝鲜腹地)。
5、最先收复朝鲜半岛的诸多海湾和岛屿。
。然而这样一个人,却始终没能实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心愿,这是为何?
曾泽生于1902年,云南永善县人,年轻时先后在讲武堂和黄埔军校进修,由于他痛恨官场腐败,学业结束后,去上海当起了工人。
到了27岁,被广招贤才的云南省主席龙云招于麾下成为一军官。在滇军,他很快就名声鹊起。抗战胜利后,他升任国军第60军军长。
可是对于蒋介石来说,滇军就是一杂牌军,并不受重视。
比如,杜聿明军队在东南亚惨败,按照军令来说,足以被枪毙。但由于他是蒋家嫡系,非但没有被枪毙,反而去云南抓捕龙云。龙云的麾下都去了东南亚接受日军投降,面对杜聿明来抓,命运可想而知。
此外,蒋介石还派遣滇军去战场上当炮灰。大批的滇军,从艳阳高照的南方启程,奔赴冰天雪地的东北,其中就包括第60军的曾泽生部。
但滇军在东北,很快就开创了杂牌军成建制起义的先河。蒋家军撤出东北的时候,要求炸毁全国最大的水电站丰满水电站,60军不但没照做,还保护着丰满水电站。
1948年10月17日,曾泽生在长春,率领60军加入的解放军的队伍,改番号为50军。
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当中,曾泽生一路打到了四川成都,又打回了艳阳高照的南方,痛击了蒋军。
曾泽生接令赴朝时,正率部在湖北修筑汉江大堤。
入朝后,50军作战勇猛,屡有斩获,尤以歼灭联合国军的皇家重坦克营一役名垂军史。三次战役更是一直冲到水原附近,是志愿军在朝鲜打得最远的部队之一。
曾泽生一直随队靠前指挥,表现坚定果敢,极富军事素养,几次获得彭德怀表扬。
曾泽生指挥志愿军第50军,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当中,获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1951年1月2日,也就是第三次战役的后期,50军顶着严寒,跨过了朝鲜的临津江,对着美军穷追猛打。
这时候就出现了近代史的经典一幕。由于敌军是多国组成,他们内部也派系林立,结果碰上志愿军之后,他们内部开始互相拆台。
当时大批美军落荒而逃,却被50军紧紧咬住,敌人大批大批的精锐部队,眼看就要葬送在曾泽生的手中。美第9军的军长约翰·库尔特少将,为了甩掉身后的50军,派出麾下的精锐部队美步兵第25师的第4团,在高阳地区挡住志愿军第50军的149师。
美4团很聪明,知道自己会成为炮灰,哪里还管什么掩护主力?他们拒绝阻击,走为上策!
在《决战朝鲜》一书中,对这场战役有较详细的描述。
50军的官兵们没有辜负军长的信任,在漫天钢风铁雨中,他们在硝烟与烈火中坚守修理山主阵地整整七天,把美25师打得头破血流,再一次杀垮了土耳其旅……打到后来,美军对中国士兵的生命力甚至不敢置信。他们实在不明白汽油弹烧过、炮弹犁过的中国军队阵地上怎么还会有人在抵抗。
为了保障一个排的攻击行动,在反复的火力准备后,一次就有二十挺重机枪、五辆自行高射炮伴随四五十个士兵扑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在那美国人以为不可能还有任何人生存的废墟上,奇迹般地又站起来一群中国士兵。
2月6日,在给予美军以极大杀伤后,曾泽生奉令率部撤出修理山阵地,接着又和人民军一军团退回汉江以北。伴着纷飞的炮火,春天已经快到了,汉江在悄悄解冻,中国军队阵地离汉江很近,如果美国人冲到江边,那就是背水作战了,搞不好会全军覆没的。
满身硝烟的曾泽生来到志司复命,彭德怀紧紧握住这位前国民党中将的手:“50军打得好,你指挥得好,我要给你补兵,苏式武器来了,优先给你们50军换装!”
曾泽生闻语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在国民党军队混了二十多年,作为滇系部队的一名军官,他和部下受尽了蒋介石嫡系的歧视和白眼。不要说补兵换武器这种好事,蒋介石是几次要下他这支云南部队的毒手的啊!仅仅两年前,他还在率部与解放军血战东北……
曾泽生含着眼泪说:“我们尽力了,我们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头了!”
彭德怀闻语动情:“这是什么话?就因为50军是国民党改编部队吗?我彭德怀和你一样,也出身旧军队的杂牌湘军。彭德怀从来没有把你们当后妈养的,50军有很多共产党员了嘛,你回去告诉部队,彭德怀向50军的同志鞠躬致敬!”
彭德怀当即向曾泽生鞠了一躬。
曾泽生热泪横流,向彭德怀端端正正敬了一个军礼。
曾泽生回国的时候,毛泽东鼓励说:你们在朝鲜战场打得还是蛮漂亮嘛。
后来曾泽生申请入党,但未能如愿。
因为党外人士在解放军的队伍里征战四方,更能体现出新中国的包容。
1955年在怀仁堂,曾泽生和那些身经百战的老红军、老八路站在一起,接受了毛泽东、周恩来的授衔。他位列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百名中将之一。
可惜的是,曾泽生的入党愿望,直到1973年还没有成功,同年,他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随着以曾泽生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者,相继故去,那段历史留下的见证越来越少。令人感慨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忘记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精日”、“精美”现象日益严重,不能不让人警醒。
为了不让这场立国之战被下一代遗忘,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朝鲜战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牢记历史,我强烈推荐大家读读《决战朝鲜》这本书。
《决战朝鲜》一书用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成因、决策过程、5次战役及板门店停战谈判等重大事件,真实地还原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本书曾被广大军迷誉为朝鲜战争题材国内品质扛鼎的作品,一经出版便畅销近30万册。哪怕一版再版,苛刻的书迷也没让它的豆瓣评分低过8.0。
正如作者所说,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至一个时代,要想被人看得起,总还需要一点精神的。本书要传达的,就是这种不畏艰难,朝气蓬勃的精神和力量!
如果你想了解《决战朝鲜》,点击看一看即可!
决战朝鲜:全景式再现
¥4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