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天才、战略大师-曼斯坦因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二战时期德国著名将领,,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德国二战时期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与古德里安和隆美尔并称为‘德国三大名将
’
,
身世显赫,注定不平凡
曼斯坦因出生于军事世家,其生父爱德华·冯·莱文斯基是炮兵上将,其养父乔治·曼斯坦因是步兵上将,不仅仅他的父亲是上将,他的两个爷爷也使普鲁士将军(其中一个在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率领一个军),他舅舅也是将军,大名鼎鼎的陆军元帅兼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正是他的伯父。
白色计划,闪击波兰,震惊世界
1939年,任南方集团军总部参谋长的曼斯坦因,在这里,他和衮特·布鲁门特里一起制定了作战计划,并且他们的作战方案得到了上司的采纳,终于纳粹德国开始了侵略之路,通过闪电战打的波兰措手不及,波兰的防御在德军的钢铁洪流之下如同虚设。最终只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波兰亡国,举世震惊。这次的闪电战试验让希特勒大为高兴,同时也渐渐地滋生了希特勒的野心。然而在私底下,曼斯坦因对于进攻波兰却不是那么的上心,因为在他看来波兰可以作为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缓冲区,同时也担心德国进攻波兰会导致盟国进攻,从而将德国拖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但是奈何当时的世界格局是,苏联并不想和德国动手,苏联整个国家都在忙于生产,制造,提高国家实力。而在西欧,英法两国根本无暇顾及。最终波兰沦陷。
曼斯坦因计划,击溃法国
在尝到闪电战的味道之后,德国高层渐渐重视了装甲集团军群的力量,同时德国军方也渐渐将目光放在了法国上。然而在一战之后,德国战败,在德法之间,法国花重金建立了著名的马其诺防线。在这种情况下,曼斯坦因大胆地认为法国在防线北部阿登山区法国不会有重兵把守,于是他主张将装甲集团群集中穿越阿登山区,从后方截断孤立的英法主力。最终结果是,他赌赢了,德国装甲集团军群穿越阿登山区后,在法国后方横冲直撞,将英法主力军队截断。自此,德国对英法军队形成包围,最终将英法联军压缩至敦刻尔克,在这个时候曼斯坦因主张速战速决,将英法军队消灭,而此时希特勒已经盲目自信,以及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想在这个时候出出风头,最终导致英法联军30万人成功撤退,这些人在后续的战争中成为了反攻的主力。
铁骑滚滚,进攻苏联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德国对英国本土实施狂轰滥炸,试图通过空袭来打击英国的决心,可是却收效甚微,最终希特勒将进攻英国的计划无限期延长。转头去进攻苏联。1941年希特勒向苏联发起了巴巴罗萨计划,500多万德军,2000多架飞机,6000多辆坦克,分为北方、中央、南方三大集团军群向苏联进攻,即使前期各种迹象都表明德国会进攻苏联。然而苏联从斯大林到下面的老百姓都不敢相信苏联被进攻。此时的曼斯坦因终于如愿以偿指挥一个装甲军,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的第56装甲军军长,他率领56军冲撞着苏军的防线,在苏联境内如入无人之境,4天之内,竟然行进了200公里。但是对于装甲集团军的缺点就是后勤很难保障。考虑到怕与大部队拉的太长,上级命令他减缓脚步,但是这也使得德军失去了拿下列宁格勒的最好时机。
在1942年,为了消除苏联对罗马尼亚油田的轰炸威胁,希特勒任曼斯坦因为第11集团军司令,在他的带领指挥下,该军团不仅攻占了克里米亚半岛,在苏军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下,击败苏军。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之中俘虏了苏军17万人,歼灭30多万苏军,曼斯坦因也因为这一战,一跃成为了德国陆军元帅。
而在他准备穿越刻赤海峡加入进攻高加索地区的行列时,他被派去进攻列宁格勒,然而在曼斯坦因即将成功时,又被派去解救在斯大林格勒被苏军包围的第6集团军,然而此时却传来噩耗,他的儿子吉罗阵亡了,他悲痛欲绝,但是此时的战况已经不容许他悲伤太久。但是此时的第6集团军已经被苏军重重包围,如果贸然突围势必在其后方会引来数百万的苏军。此时曼斯坦因提议以第6集团军为诱饵,吸引大量的苏军,让A集团军先撤退。自此德国在苏联战场开始出现疲惫。在经过苏联1942年冬天后,德军已经战斗力大减,装甲得不到即使维修,后勤已经渐渐不足,战争的天平已经在向苏联倾斜了,即使在撤退的路上。曼斯坦因也让苏军损失惨重,但是一个人已经无力狂挽大厦了。在库尔斯克大会战战败后,德军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进攻了。
职务被撤,闲野被俘
在撤退过程中,由于与希特勒产生意见分歧,曼斯坦因被希特勒解除了指挥权。自此曼斯坦因这位军事天才退出了二战,赋闲在家,随后完全退出兵役。在1944年7月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中,他拒绝参与,但是他也不反对。事情最终失败,他因为和暴乱者没有往来,幸免于难,1945年8月曼斯坦因向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投降,被英军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