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149师,全歼越南王牌部队,实力究竟有多强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任先生
编辑|任先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备受外国欺凌,任人宰割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然而,新中国周边的印度、越南等国却屡次向中国做出挑衅,这使中国经历了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和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两场战役均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在这两场边境反击战中,有一支部队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其击败越南王牌部队316A师的经历,更是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代传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
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究竟有过怎样传奇的经历?他是如何击败越军部队的,后来这支部队究竟又有着怎样的归宿?
对印边境反击战,第149师立下奇功
第149师的前身部队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第20旅,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这支部队历经了中原突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纵观解放战争长达五年的历史,这支部队并未立下显赫的战功,然而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支在解放战争期间看似平平无奇的部队,有朝一日竟然会后来居上,大放异彩。
1950年,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沐浴在了解放的阳光之下,此时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第20旅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第52师。然而,彼时的西藏人民仍然处于农奴制悲苦的统治之下。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进驻西藏,在昌都战役中击败藏军。1951年,西藏正式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第52师驻扎当地,确保藏区的长治久安。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第52师被改编为藏字419部队。虽然对于部队编制而言,这是一次番号上的降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藏字419部队不在保家卫国的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藏字419部队被调往克节朗地区,负责当地防务。
克节朗地区是中印边境的核心地带,谁掌控了克节朗地区,谁就能俯瞰对方国境线内的全貌,地理位置不可谓不重要。当时中央军委决定让藏字419部队驻扎当地,足见国家对于藏字419部队战斗力的信任程度。而藏字419部队面对的敌军,正是印度的王牌部队第7旅。
印度的第7旅是脱胎于英国皇家陆军的部队,曾经历驻军缅甸同日军的战斗,实力不可谓不强。印度第7旅与藏字419部队之间的对垒,堪称是王牌对王牌的较量。1962年10月20日,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藏字419部队发挥自身的穿插作战优势,渗透入印军阵地内,在半小时内一举攻克印军的18座城邦,让不可一世的印度第7旅军队狼狈逃窜。
在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藏字419部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经此一役,藏字419部队恢复第52师番号,重新成为一支野战军部队,驻守成都军区。1969年,第52师与第149师互换番号,这为日后中央军委调度第149师入越作战埋下了伏笔。
歼灭越南王牌军,再创佳绩
1975年起,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屡次在中越边境地区对我国部队进行挑衅,并且入侵中国的友好邦国柬埔寨。在中国多次警告,越南仍然执迷不悟的情况下,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第52师归属于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西线作战兵团,而第52师此次面对的部队是越南的王牌军队第316A师。第316A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帮助越南训练的一支优秀作战部队,非常擅长渗透穿插和游击战术。
第316A师不仅在越南军队中的作战技术属于一流,第316A师的名号仅次于越南的另外两支王牌军队第308师和第312师,而且还深谙解放军的各自战术。越南将第316A师调往西线,足见越南方面对西线战场的重视程度。越南方面也曾一度骄傲地宣称:越南的第316A师能够击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何一支师级部队。
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之初,势如破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了越南的大部分主力部队。此时,越南调度第316A师部队在沙巴一线展开防御,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相遇。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行军至沙巴一线时,中央军委一家下达向后方撤军的命令,然而驻守在沙巴的越军随时有着追击我军,突破我军后方防线的可能。因此,我军必须要将驻守沙巴的第316A师打掉不可,是为沙巴战役。
从兵力对比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下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并且还有1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和2个坦克连。第316A师拥有一个团,3个营长,相当于半个师的兵力,兵力上看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具有总体性的优势。
然而,越南方面军队也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做出了一系列的准备。越南军队的第316A师在10号公路修筑了绵延达30公路的防御工事,企图用防御工事来层层缓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攻势。同时,越南军队沙巴阵地对于我军而言处于高海拔位置,中国人民解放军倘若进行盲目的仰拱,战争的态势整体上并不利于我军。
面对着复杂的敌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部署了详尽完备的军事计划:第149师下令,让三个步兵团沿10号公路,对越南军队的防御工事开展进攻。步兵。炮兵、坦克进行密切协同,有序逐梯度低攻克越南军队的阵地,气质一个步兵团穿插新寨方向,抢占黄连山垭口,从而彻底断绝沙巴越南驻军的撤退路线。
1979年2月25日,沙巴战役正式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率先采用炮兵部队,对越南军队的防御阵地开展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调动122毫米榴弹炮、76毫米加农炮和107毫米火箭炮,对敌军阵地进行发射,摧毁了敌军的火力点、铁丝网和雷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的一番齐射之下,从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续的步兵进攻做好充分的火力准备。
在解放军的一轮炮击结束后,第149师的步兵部队兵分四路,向越南军队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冲锋。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的坦克部队也开到了山脚下,随时对步兵的冲锋进行必要的火力支援。然而,由于越军所处的沙巴阵地丛林密布,因此总还是会有一些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装甲部队当时够不到的火力点。
越军依托丛林地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开展阻击行动一度给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不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很快就改变了战略。后续攻山的解放军士兵配备上了便携式火箭筒,对越军的隐蔽火力点进行精准打击。就这样,越军在沙巴阵地的最后地形优势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破。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49师兵分四路,对越军沙巴阵地进行猛烈的正面进攻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还调遣了一支步兵营,进攻沙巴的后方阵地,让后方阵地的后背越军部队无法援助正面部队,使其首尾不能相顾。1979年3月4日,解放军第149部队顺利夺取山垭口,彻底封锁住了越南第316A师的出口,对越南第316A师部队形成了彻底的合围之势。
尽管深陷我军包围之后的越军第316A师曾数次想要夺回山垭口,然而越军的反攻悉数被我军顺利击溃。无奈之下,越军第316A师只好下令部队四散逃跑,主力部队1979年3月5日彻底攻占沙巴,沙巴战役就此结束。
整编装甲团,续写辉煌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攻克沙巴之后,越军对我军撤离部队后方的威胁彻底扫除。经此一役,越军投鼠忌器,再也不敢对撤退至国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追击,这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结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立下赫赫战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师被中央正式提拔为应急作战部队,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快速反应师。1989年,这支快速应急部队开赴西藏,解决了当时共和国的燃眉之急。2008年,这支应急部队的人民子弟兵又出现在了汶川地震的救灾现场。人们发现,只要有共和国需要的地方,就有这支人民子弟兵军队的身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当时的中央军委做出了要将第149师部队调入应急作战部队的决定呢?
在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中央军委深刻意识到了建设起一支现代化军队的重要性。1985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要裁军100万的决定,这意味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迎来新一轮的精兵简政。1985年之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从以数量取胜转向以质量取胜。
然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军队想要从以数量取胜到以质量取胜,必然要经历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内,必须要有一支随时可以调动的军队,来解决国防的燃眉之急。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出身于149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应急机动部队应运而生。
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国防发展因科学技术进步进入高速快车道,应急机动部队的作用便更加突显出来,进可出其不意地攻克地方关键的作战目标;退可在边境冲突、自然灾害中迅速做出抽调和应援。在出身149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应急部队逐渐在90年代末成型后,中央军委为其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69式主战坦克,由此可见中央军委对应急机动部队的重视程度。
时至今日,这支应急机动部队依然站在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最前线,延续着149师过去的光荣历史,他们的英雄故事注定将会被人代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