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昆瞧不上“华筝公主”,导致了铁木真与王罕决裂之战?
#历史真相官#王罕在与乃蛮部的战斗结束之后,多少有点内疚,自己偷偷撤退反而被乃蛮打惨了,如果不是铁木真宽宏大量派兵过来救援,克烈部会输得更惨,于是,王罕主动提出举行正式的仪式,与铁木真结为父子。
而在这场典礼之上,铁木真为了拉近与王罕的关系,又为自己的长子术赤,求娶王罕的孙女,也就是桑昆的女儿。并提出让自己的女儿,再嫁给桑昆之子。
不料,桑昆一句话却令铁木真再次愤怒,《元朝秘史》中记载,桑昆高傲地说:“我家女适彼家,将立其门后(像女仆一般),彼家女来我家,则将坐正位,面南高坐(像 贵妇人一般),这如何使得。”这句话暗中讽刺铁木真长子术赤可能出身不高贵的意思。对于耿直的蒙古人来说,确实觉得这话有点侮辱人的意味。
在《射雕英雄传》中,也描写了华筝公主要嫁给桑昆儿子的事,其实是真实历史。《元史·本纪第一·太祖》:帝欲为长子术赤求婚于汪罕女抄儿伯姬,汪罕之孙秃撒合亦欲尚帝女火阿真伯姬,俱不谐,自是颇有违言。火阿真,火阿连读就是华,真,即筝;伯姬,音译,本作别乞。但是跟真实历史不同的是,其实是桑昆不同意这门亲事。
但王罕跟铁木真的关系决裂并不是这么简单。政治上,王罕跟铁木真联盟后双方才一步步发展强大,双方又刚举行父子典礼,这个联盟本不是这么容易破裂,毕竟草原上的形势还不是那么明朗。
《蒙古秘史》中把决裂的最终原因给了出场比较少的札木合。札木合再次扮演了小人的角色。当他听说桑昆拒绝婚事后,立马跑到桑昆处挑拨。他说:“之前在乌伦古河,乃蛮部放着清晨撤退的蒙古部不追,反而去追杀前夜就已撤退的克烈部,必定是铁木真在乌伦古河与乃蛮部达成了密谋,想以此削弱克烈部。”桑昆被札木合说服了,不停找父亲王罕,力劝王罕早日除掉铁木真。
其实毒蛇看《蒙古秘史》时,觉得札木合应该是背锅了。因为桑昆其实内心本来就非常排斥铁木真。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王罕收养铁木真的大典上说的话,其实很容易让作为唯一克烈部汗位继承人的他感受到威胁。王罕当时这样说的:“我今已老矣。我一旦归天,其谁治我之百 姓?我之幼弟札合敢不乃无能之人也。我仅有独子桑昆,然亦是平庸之辈,虽有如 无。但愿收铁木真为我之长子,则我老而心安也!”父亲公然说自己的亲儿子是平庸之辈,却把铁木真抬上了天,他俩关系注定好不了,拒绝华筝公主也就很正常了,当然,札木合替他找到了说服父亲与铁木真分裂的最好借口。
王罕刚跟铁木真盟誓要永不背叛,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毕竟禁不住亲儿子不停嚼舌,于是默认了桑昆要打算偷袭铁木真的计划。
于是,克烈部跟铁木真之间爆发了合兰真沙陀之战。
桑昆的计划是假装同意上次的联姻,力邀铁木真携其长子术赤来土兀刺河迎娶桑昆之女。在土兀刺河布下重兵,计划将铁木真剿杀在土兀刺河之畔。不料,这一秘密的军事计划,被一些打算投靠铁木真的奴隶送达至铁木真手中。之前写过,铁木真的战神团队大多都是出身奴隶,所以这件事并不奇怪。
得到消息的铁木真迅速集结兵马,将部族转移至合兰真沙陀(今内蒙古东乌珠穆北),引诱王罕来此一决高下。双方对峙草原,大战一触即发。
王罕其实并不像很多电视剧中描写的是个昏庸的老头子,能纵横草原20多年,被金人封为草原之王,还是有二把刷子的,他最擅长的双钳战术曾经打出威名,即以四个梯队向铁木真发起攻击,而他与桑昆二人则率主力大军作最后的掩杀。
双方一交战,便是硬碰硬,从白天战至夜间,结果桑昆脸部中箭落马,被克烈部大军救回。而铁木真这边,则是儿子窝阔台,大将博尔术,博尔忽,弟弟合撒儿及合撒儿三个儿子在大战中失踪,生死不明。《蒙古秘史》写的是双方未分出胜负,各自退军。但毒蛇分析,这一次战斗还是铁木真输了,因为《元史·扎八儿火者传》中铁木真曾经说过一句话:“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正是记载铁木真当时被克烈部大军追赶,与部众走散,来到班朱尼河,被迫饮用泥水的事件。说明当时输得还是比较惨,连最亲的弟弟合撒儿的妻女也被克烈部抢走了,合撒儿本人竟然一直在额尔古纳河的源头——大兴安岭脚下才重新与铁木真汇合。
历史在记载最后铁木真如何取胜时也出现了混乱。有一种说法认为王罕虽然胜利了,但札木合趁着桑昆受伤发动了叛乱,结果被打败后只好又像一条丧家之犬又逃去了乃蛮部。另一种说法是,在最灰暗的日子里,铁木真的娘家人弘吉剌部帮助重新收集失散的部众,终于稳住阵脚。这里毒蛇认为第二种说法可能性更大,因为弘吉剌部落在历史上一直生活在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及根河流域一带,符合铁木真班朱尼河喝脏水的记载。
恢复元气之后,铁木真使用了一个计策,让合撒儿派人以妻、子深陷克烈部为由,去向王罕诈降,而铁木真本人则带领大军紧跟其后。这场豪赌,他又一次赌赢了。王罕与桑昆还在睡梦中时,铁木真的大军进行了突袭,双方围绕着温都儿山大战了三天三夜,最终,王罕向西突围,逃往乃蛮部,而桑昆一路南下,逃往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