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日记‖拉步甲的一生
拉步甲 Carabus lafossi (Feisthamel,1845) 是一种漂亮的大步甲,由于其漂亮的构造和鲜艳多变的颜色,拉步甲受到许多昆虫爱好者的喜爱。许多对昆虫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拉步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此在国内,这个物种也常常引发不少争议。抛开争议的话题,拉步甲其实并不是一种特别稀有的昆虫,在有拉步甲分布的山区里,它们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发现的。为了遵守法律,保护这个稀少的物种,在我国非法大量捕捉拉步甲是不允许的。
拉步甲隶属于鞘翅目步甲科大步甲属,体长30~40mm,分布于我国东南地区的林地,不同栖息地的拉步甲往往具有不同且固定的色型,而本文介绍的紫色型拉步甲则分布于湖北,安徽,河南交界的大别山一代。紫拉步甲成虫的头部额区、前胸背板以及鞘翅前缘呈现深紫蓝色;鞘翅黑色,表面有成排的大瘤突,末端上翘外分;足细长,奔跑迅速。
迅速奔跑的拉步甲
紫拉步甲成虫的头部额区、前胸背板以及鞘翅前缘呈现深紫蓝色
据报道,拉步甲一般一年发生两个世代,在高海拔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据笔者亲自观察及询问,紫拉步甲成虫在安徽大别山海拔700米左右地区的发生时间大约在6月底,成虫寿命很长,在8月上旬仍能观察到羽化后尚未硬化的成虫活动,因此应该存在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
拉步甲是一类地表甲虫,成虫平时一般躲藏在落叶和石块下,于清晨和傍晚外出活动,凭借灵敏的嗅觉搜寻捕食蜗牛等软体动物,有时也会取食公路上的昆虫尸体。不仅如此,一些拉步甲还会爬到树干上,也许是为了捕食树上的鳞翅目幼虫。和许多步甲科昆虫一样,拉步甲也会分泌带有臭味的液体进行防卫,我曾尝试徒手抓起一只拉步甲,结果从它腹部末端喷射出来的难闻液体直接喷射到我的颈部皮肤,辛辣难忍,如果喷射到眼睛内,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树干上爬行的拉步甲
拉步甲的雌雄比较容易区分,雄性拉步甲前足跗节略膨大,体型较雌虫小,但是笔者尚未在野外观察到交配中的拉步甲,因此没有交配的配图~。
雄性拉步甲的前足跗节略有膨大
拉步甲将卵单产于潮湿疏松的土层中,深度1~2cm,卵横躺于卵室内,卵长度约8mm,淡黄色。
拉步甲初产的卵
卵在卵室内吸水膨胀,颜色也会渐渐变浅,卵经过6天便可以透过外表看到内部初成型幼虫的构造,一般第七天就会孵化。
透过卵的外表可看见内部幼虫的构造
刚孵化的一龄幼虫体长可达15mm,蜕皮前体长可以达到25mm。幼虫躲藏于落叶和倒木下,捕食蜗牛为主,被人为翻出后行动迅速,还会喷射腥臭的粪便进行防卫。
捕食蜗牛的一龄幼虫
被蜗牛分泌的防御性粘液粘住的幼虫,幼虫能顺利挣脱
一龄后期的拉步甲幼虫
一龄幼虫经过5~7天蜕皮转龄,二龄幼虫的头幅更宽,体型也更大,进食量也急剧增加,甚至能够用上颚直接咬碎蜗牛壳取食蜗牛。
拉步甲二龄幼虫
大步甲属的幼虫仅有两个龄期。拉步甲的二龄幼虫经10天左右便停止进食,成为老熟幼虫,老熟幼虫会钻入土中,挤压出一个长椭圆形的蛹室,并准备化蛹。在蛹室内一周左右便进入前蛹期,前蛹仰躺于蛹室内,第三天蜕皮化蛹。
蛹室内的前蛹
拉步甲的蛹
蛹期约13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蛹的颜色渐渐加深。
化蛹后8天
化蛹后12天
羽化前的蛹复眼,上颚,触角,口须,以及足的胫节和跗节呈黑色,其他部分仍然是乳白色。蛹的外皮渐渐皱缩,足远离体躯,并能够自由活动。羽化时,蛹翻转身体背面朝上,足伸展平爬于蛹室内,开始有节奏地收缩,蛹的外皮先沿前胸背板中央纵向裂开,头部与前胸从裂缝中一点点钻出,紧接着中胸和后胸也开始蜕出,鞘翅随着和旧皮的分离一点点充血伸展,当旧皮完全脱离腹部后鞘翅缝愈合,完成羽化。羽化的成虫会在蛹室内继续休息,外壳的颜色也一点点加深,经半天后定色。
从卵到羽化成虫,拉步甲大约只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羽化后第三天的拉步甲便从蛹室中钻出,正常活动进食,储存能量,为来年的繁殖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