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玉笛暗飞声 吹尽衷肠为骆冰/浅议金庸笔下人物余鱼同革心洗面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金庸先生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书剑恩仇录》,也是我首次接触的新派武侠小说。
按照书中人物经历,第一号男主角当为红花会舵主陈家洛。可能是陈家洛在红花会地位的原因,金庸先生对这个角色的塑造是中规中矩、亦步亦趋,因此这个形象显得拘谨而有滞留之感。
余鱼同这个人物,在红花会众人中虽然位居末座。但是论人物角色的塑造,余鱼同最为成功。
金笛书生余鱼同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余鱼同不是主角,而且因为有"劣迹",一度处于反面角色中,所以金庸先生对他的描写游刃有余而更加接近真实的人性和人生。
不过余鱼同出场却是不同的寻常的方式,他在小说的第二回"金风野店书生笛,铁胆荒庄侠士心"中,出手不凡,甚至有点飞扬跋扈的感觉。
聪慧美丽的少女李沅芷不仅情不自禁,就连广大的读者朋友对他也充满了期待。余鱼同的笛声使他先声夺人,而本身的气质形象也有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中玉面少侠的共同特点一一长身玉立、眉目清秀、英俊潇洒、神采奕奕、才情卓绝。
本来新派武侠小说矛盾交织处,一般来说都是放在江湖的荒野废寺,这里充满了诡异和阴谋,正义与邪恶。余鱼同虽然是以一介文弱书生的形象出现,却怪异的手持金光闪闪金笛,独自一人在山村野店吹响"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个独立特行的人,他虽然以很低调的姿态出现,却是一副男儿汉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派头。面对欲置红花会以死地的官衙鹰爪,却朗声说道:"在下余鱼同,人未之余。鱼者,浑水摸鱼之鱼也。同者,君子和而不同之同,非破铁烂铜之铜也"。
余鱼同狂吗?肯定狂,而且轻佻张扬。唯恐天下人不知道江湖上还有一个"金笛书生"!
金庸先生以这样的方式尽情渲染了余鱼同的与众不同,为揭开真相埋下伏笔,令读者朋友急切想"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真实的余鱼同内心深处有隐私!那种欲说还休的感觉犹如钝刀割肉;他唯一的感情渲泻就是外表状如癫狂,以此掩饰内心深处无可奈何的痛苦。
其实笛声在荒野响起的时候,红花会"奔雷手"文泰来、骆冰夫妇恰好隐匿于此,而余鱼同并不知情,否则笛声将是如怨如诉、何处话凄凉!
今天我知道了一个新名词叫做"精神外遇",男女之间如果仅仅停留在分享精神上的愉快,女人多数还是认为无伤大雅,因为她还是忠于自己爱人的。
但是在几百年前余鱼同早已对有夫之妇骆冰的倾心爱慕却陷入不可自拔的感情沼泽中。而骆冰是余鱼同的结拜兄弟文泰来的妻子,余鱼同该尊称为嫂子。
骆冰影视作品图片
余鱼同很快犯下帮会中人所谓的"三十六誓"中的第六誓即"弟兄之间不得辱内之妻女"之大忌。
这位红花会的秀才英雄,在义兄文泰来被捕入狱、骆冰深受打击伤病加身之际,却乘人之危,亵渎义嫂,更是令天下人齿冷。
如此大胆的对江湖豪杰作为小说的重要线索展开描写,金庸小说的确作了大胆尝试。按照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安排,只有丧心病狂的反面人物才会有如此下作行动。
但是,通篇小说读完,余鱼同并非是邪恶小人,而是把这个行为当成一个正面人物所遭遇的、一种正常的情感心理难关。
金庸先生接下来的描写说明,他是反对余鱼同的所作所为。
余鱼同第一次见到已为人妻的骆冰时就一见倾心,情不自禁。他很快就陷入单恋的心路历程,他明白这是沒有任何结果的、不道德的爱恋,但是余鱼同不改初心,从而走向感情的折磨之路。
痛苦之极中,他甚至用匕首刺自己的手臂,直到鲜血淋漓。久而久之,手臂已是伤痕累累,疤上结疤。
他在单恋中幻想,在现实中自责。最终的结果就是骆冰给了他一记沉重的耳光,这才打醒了他的单恋之梦!
余鱼同终于明白,自己虽然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但是文泰来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重承诺、重仁义的英雄。这是余鱼同所欠缺的。
自己的所谓优势,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金庸先生此时调转笔锋,开始着力重塑一个走上自赎之路的崭新形象,一个新的余鱼同即将重生。
但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自赎之路,余鱼同开始也并没有看到什么自新的机会,之所以苟活于世,那就是要把自己的义兄文泰来从衙狱救岀来。
他几乎是疯狂的浴血奋战、刀头㖭血!遗憾的是他也身陷牢狱。当他看见红花会包括骆冰在内的好汉们为搭救他即将要同归于尽时,他冒死犯难跳进火海,冒着生命付出的可能掐断炸药引线,众人得救,他却被无情大火烧伤全身,变得面目全非。
余鱼同的惊人壮举,无疑是自我救赎的凤凰湼槃。性格张扬的余鱼同,救人之举也是气壮山河般的洗心革面。
李沅芷影视作品图片
结束语
金庸先生笔下,实在无法将余鱼同的余生与绝望划等号,在余鱼同勇敢的向文泰来认自己的错失后,也採用传统手法的红线,串联起了李沅芷与余鱼同既出乎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大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