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里四面八方的娘娘庙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形成了丰富的信仰目标,娘娘庙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民间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之一,大多数的娘娘庙里祭祀的这位老娘娘,就是常说的碧霞元君。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信徒以之为奉神,祷之即应。在民间广为流行宣扬叙述泰山娘娘灵迹的《泰山娘娘宝卷》,宗教也奉为教门经籍,纳入道书之列。
在民间的传说里,碧霞元君更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在各地建有许多“娘娘庙”,并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这种信仰至今仍很兴旺,人们仍不辞劳苦许愿还愿,向其祈祷,香火不断。
北京的娘娘庙古往今来也不少,简单数了数纳入各区文保名单的娘娘庙不下50个。其中最为有名的就包括了三山五顶娘娘庙。分别是:平谷的丫髻山、门头沟的妙峰山、石景山的天台山、东直门外的东顶娘娘庙、蓝靛厂的西顶娘娘庙又名广仁宫、永外大红门的南顶娘娘庙、安定门外水立方南侧的北顶娘娘庙、丰台草桥的中顶娘娘庙。
北京的众多娘娘庙,地位最为显贵的非门头沟妙峰山的金顶娘娘庙莫属。就广妙峰山娘娘的出生就有三种: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东岳大帝的女儿、《玉女卷》里则说是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而《玉女考》中的《瑶池记》则认为妙峰山的娘娘应该是黄帝七个女儿之一。其他民间传说就更多,诸如华山玉女、太真夫人、玉皇大帝的女儿、石敢当的女儿、黄飞虎的妹妹......
妙峰山上的娘娘庙(即惠济祠)等庙宇群始建于辽金时代,三处庙宇群(灵感宫、回香阁、玉皇顶)依山取势,参差错落,高低有致;山上建有释、道、儒、俗不同信仰的殿宇14座,以创建于明末的“娘娘庙”著名。庙踞金顶,偏向东南,面对北京城。以山门殿充当庙门,有殿院、拜台、正殿和东西配殿。殿后原来的白衣大士殿被改成后墙和门字形长廊,与东西两侧配殿构成娘娘庙殿堂。峰山娘娘庙供奉佛、道、儒、俗的信仰人物,数受皇封御宠,清嘉庆皇帝笔御题“敕建惠 妙峰山 云海 济祠”石额。
北顶娘娘庙位于亚运村西侧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南侧,是明代皇家敕建的庙宇,庙内原供奉碧霞元君。北顶娘娘庙在明清时期为北京地区信仰碧霞元君的活动中心之一,为皇家敕建庙宇,始建于明宣德年间,清乾隆年间奉敕重修,占地面积约9700平方米,原供奉碧霞元君、天仙娘娘、送子娘娘、东岳大帝、关帝、药王等神祇。08年奥运修建场馆的时候传说种种,最终我们看到现在面目一新的北顶娘娘庙。
西顶碧霞元君庙又名广仁宫,位于海淀区蓝靛厂一座商业大厦的北侧。西顶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初名护国洪慈宫,俗称西顶庙。刚刚开放的西顶,山门尚未修复,绕过山门,可以看到挂着横幅的西顶。萧瑟的冬日里,刚刚恢复的大殿让这座隐藏在宿舍、小厨房中的古迹焕发出新颜。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御制广仁宫瞻礼诗。西顶庙会是京西的一大庙会,清代每届庙会朝廷特派大臣拈香,为其余各顶所有。
中顶娘娘庙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草桥中顶村,唐代此处建有万福寺,后寺废。明天启七年在其址稍北建碧霞元君庙。清乾隆三十六年发帑重修,额曰“护国中顶岱岳普济宫”。“前殿奉碧霞元君,额曰‘资生溥化’,中殿奉东岳,额曰‘大德曰生’”,均为乾隆皇帝御笔。庙有康熙年间大学士王熙、李天馥所撰的两通石碑。民国时又重修。现存山门、大殿以及石狮、张玉书篆额、史夔撰文石碑等。
东顶娘娘庙,俗称行宫庙。位于东城区东直门外今华都饭店南,因庙侧有一株数百年的老榆树,顺义、通县一带人又称为“孤榆树庙”,现已无存。1949年,东顶娘娘庙尚残存,后作为太阳宫生产队牲口棚,渐渐地消逝于城市的变迁与改造中。
南顶娘娘庙,即小南顶。位于丰台区南苑大红门。建于明代,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重修。有殿宇三座,前殿奉碧霞元君,有御题“神烛碧虚”;中殿供奉东岳大帝,有御题“神宫出震”;后殿奉斗姥娘娘,有御题“妙握璇构”;门外有二坊:左边题额“广生”、“长养”;右边题额“群育”、“蕃滋”,均为乾隆皇帝御书。碑坊原为南顶庙放生池前的牌楼,为四楼三柱七券门式,楼顶为筒瓦大脊蝎山顶,五彩重昂斗拱。庙已无存,其旧址为今北京橡胶五厂厂址。
弘仁桥元君庙,则被京城人称为大南顶。清乾隆年间励宗万所撰《京城古迹考》记载:“今此庙曰大南顶,旧曰南顶。”南顶之称由弘仁桥元君庙转移到大红门外元君庙,大概是弘仁桥离城太远、城里人前往不易的缘故(弘仁桥即元时之马驹桥,在今通州区马驹桥镇)。
平谷区刘家店镇的丫髻山,因山巅两块巨石状若古代女孩头上的丫髻,因此得名丫髻山。四方百姓又称丫髻山为“东大山”。丫髻山上的碧霞元君祠为京东著名道观,始建于唐代鼎盛于元、明、清三朝;自元代以来,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人们瞻拜祈祷的圣地。上至皇帝后妃,宗室王爷,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皆有逛东大山的习俗。清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两次游幸丫髻山。当时大驾出游,旌旗如云,车马如龙。至于清室王爷,达官贵人及平民百姓,车马飞驰,晓行夜宿,去丫髻山敬香者终年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