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中牺牲2名特种兵救人质值不值?
近期,《红海行动》在全国热映,引发热烈讨论
只是有个问题,营救邓梅是因为她作为人质被公布到网上,为彰显中国力量,所以必须营救吗?还是剧情需要?还是现实也是如此?国家培养一个特种兵多么不易,牺牲数个特种兵营救一个在外普通华人(无重要背景,说背景不是说生命不值钱,生命皆平等,但在外营救肯定有优先的),数命换一命,是否现实?是否值得?
其实这个问题在《拯救大兵瑞恩》里也出现过,最后是六死、二人生存。
在一个艰难的战争年代,一个集体并没有抛弃一个个体,这是国家与人民的契约,这体现了美国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一种精神是不能拿具体的数字去衡量的。对于那八个人,这只是一道命令,但是,对于瑞恩,对于瑞恩的母亲,对于战争,这样的拯救太值得了。
现实中真的会为了救一个中国公民
而牺牲几个中国军人吗?
其实,如果你认为电影里的故事离你太远,那你可以想想,汶川地震、九八抗洪、天津爆炸。
一群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穿着迷彩绿逆着人群的肩膀,跑出了“生命通道”
军人并不是电影里的“不死系列的光环英雄”很多时候,军人都是拿自己的命换别人的命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发生地震。距离北川县城仅100多公里的茂县通讯中断,地震过去48小时,茂县仍然没有任何消息,就是空投物资都确定不了方位。空降兵某部十五名战士,写下请战书,立下生死状,前往茂县。他们在极为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强行飞临茂县上空,在机舱门结冰的紧急情况下,在5000米高空跳出了舱门。
忽然想起一个很老的段子:
一个外国数学家问中国留学生:一商场发生火灾被困500人,逃出200人,又进去8位消防员,最后死了多少人?
留学生:8人。
数学家:你不懂数学!
留学生:你不懂中国军人。
中国军队姓“人民”,每次国民陷于危难之时,冲在最前面的就是人民子弟兵。
很多人觉得八个人救一个人不值得,其实都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责任。
军人的责任是什么?
服从命令是天职,保家卫国是责任。
就象记者夏楠说的,总有一些事,比生命更重要。
而这也正是军人的伟大之处。
恐怖组织绑架和攻击中国无辜公民,那就是对中国最赤裸裸的挑衅。
如果不救出这一位中国公民,那么以后会有更多的恐怖组织采取同样的手段来针对中国公民。
那么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将会受到更多威胁,也许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公民遇难遇害。
而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这一名被恐怖组织当成人质的中国公民,并不仅仅只代表着她一个人。
必须要营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