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你正确理解了吗?
《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很多介绍共产主义的文章中经常会引用这句话,许多人看到这句话就以为共产党主义的目标就是消灭私有财产,共产主义社会将不会允许私有财产的存在,因此不免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但消灭私有制的真正含义是这样吗?我们详细看看马克思的著作中对这一理论的阐述。
1 《共产党宣言》中描绘的同时代的社会状况
《共产党宣言》中描绘的同时代的社会状况可以简单概括为:
1) 社会上十分之九的成员(雇用工人)已经没有了私有财产(雇用工人的私有财产已经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夺了,不然也不会成为雇用工人),仅能通过参加雇用劳动获取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占有一定数量的劳动产品)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命和生命的再生产(抚育后代),除工资之外雇用工人不会获得任何私有财产。
2) 社会上十分之一的成员(资本家)不参加劳动,却通过掌握资本奴役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过着优渥的生活。因为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资本并不是资本家的私有财产。
2 《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真正含义
《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对于雇用工人和资本家的真正含义具体是指:
1) 对于雇佣工人,消灭私有制并不消灭雇佣工人占有劳动产品(即工资)这种形式,而只是改变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即将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从劳动是增殖资本的一种手段,变为资本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劳动者(即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2) 对于资本家,消灭私有制是将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资本并不是资本家的私有财产,将资本变为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并不是消灭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而只是改变资本的社会性质。
总之,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3 《共产党宣言》中介绍的消灭私有制的具体手段
《共产党宣言》中介绍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资本论》中介绍到,对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进行强制性的干涉的目的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但是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 征收高额累进税。
3) 废除继承权。
4) 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 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 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的手里。
7) 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8)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 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 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仔细看看这些措施吧,我国曾经和现在实行的和上述措施类似的政策带来的对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公平的促进、对人民生活的改善的作用难道不是很明显吗?
《共产党宣言》中同时提到了一个众人很容易感同身受的观点: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看完这些你还觉得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的理论不可思议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相信人类终究要进入共产主义!
(完)
感谢阅读!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