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王老太太结局如何?王家的结局,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醒?
《知否》王老太太结局如何?王家的结局,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醒?
哈喽,大家好,卦姐又来给大家讲人生了。《知否》中,有一段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知否》中,很多的大家长,一生都是在为孩子谋划。如盛家老太太为了明兰而谋划,小秦氏为了儿子而谋划,顾廷烨为了蓉姐儿谋划所以上了战场……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家长也总为我们操碎了心,从挑选学校,到上大学,到给我们安排工作,为我们参谋婚姻等等,每一步,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筹谋。只是这句话,不同的父母,不同的理解,子女的结局,却不尽相同。
今天,我们说的这位,是《知否》中的王老太太,她的结局如何?王家的结局,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醒?
王老太太结局如何
太后、刘贵妃谋逆,最后相关的人都受到了惩罚。而王家,也是站在太后那一边,所以受到了牵连。最后,王老太太的儿子,被流放了。王家就这么一个儿子,还被流放了,那可想而知,王家终归逐渐走入没落。而王老太太,也是这次事件中的推手,她的结局,电视剧中没有做说明。但是,在儿子被流放的时候,她的妻子等出现了,痛哭流涕,但是王老太太没有出现。很有可能,本就丧女,现在儿子、王家又出现如此大的变故,老太太一个没扛得住,病了,所以儿子被流放也没出来瞧一眼。
王家的结局给我们的启示
1、教子当严厉
王家的没落,看似起因是康姨妈的死,其实最大的罪魁祸首,还是王老太太和王老太爷。康姨妈如此行事,害死了多条人命,最终把手都伸到盛家、顾家,差点害死盛家老太太和明兰,但是在王老太太的认知里,她的女儿还是不该受罚,她不断出面想救女儿性命。她教养儿女,丝毫不严厉,甚至不分黑白。
养育一个孩子,其实并非易事。与其不断的在背后给孩子“善后”,倒不如先教会孩子该如何做人。用身份、地位来教育孩子,只会让孩子越发肆无忌惮。
2、站队当站“理”
王老太太死了女儿,想去找太后帮忙,给自己一个公道。但是太后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我不会帮你,你自己动手,所以王老太太便自己去告发了顾廷烨。只是,这看似是王家和顾廷烨的恩怨,但经过了太后那里,就变成王家是支持太后,还是支持皇帝了。皇帝是先帝亲封的,自然名正言顺,而太后想要谋反,另立新帝,自然没“理”。所以,王家之所以败,也是因为他们站队没有站“理”。
现在的社会中,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社交圈中,都容易出现“站队”的现象。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分是非而站在不占理的那一方,那么自己是迟早会吃亏的。而站在“理”的这一方,即使吃亏也只是一时。
3、子孙“福”,才是家族最大的“福”
王家有个配享太庙王老太爷,这似乎成了王家举家的荣耀。因为这个荣耀,王老太太跋扈,教育出的康姨妈,更是阴狠无比,儿子王大人,在朝堂上也没什么作为,最后落了个流放。子孙没有能力,就是没有“福”,无论祖上有多大的荣耀,这样的家族,终将没落。
就如同现今的社会,父母辈、祖辈的荣耀,虽然能够给我们带来一时的荫蔽,但是想要一世荣耀,还是要子孙辈自己有才能、有人品,才能有“福”,这才是一个家族最大的“福”。
《知否》王老太太结局如何?王家的结局,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醒?王老太太无论是否病了,结局都不会太好了,而王家,没有有才的子孙,唯一的儿子还被流放,注定这个家族再无“福”份。而王家的结局,也告诉我们,“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并不是只单纯的为子女谋得好前程,最重要的,还是要教会子女有品行、明是非、有才能。一个家族的昌盛,不是靠祖上积下多少,而是子孙自己能够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