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袁文绍:如果不是盛华兰无法离婚,他早就失去了婚姻
女人过日子,要用脑子,这句话是《知否》里盛老太太给大孙女盛华兰的建议。
盛华兰作为盛家的嫡长女,生在父母感情最好的时候,深受父亲盛紘、母亲王若弗和祖母盛老太太的喜欢。长大之后的盛华兰也没有辜负长辈的教导,不仅漂亮,而且知书达理,懂事乖巧,是一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一言一行都很有嫡女的风范。
为了给女儿挑一个好夫婿,盛紘和王若弗也是绞尽脑汁。他们既不想拿女儿的一生去换取荣华富贵,也不想让女儿受委屈,排除了涉及党争、前途不明的邱家,排除了家风不好的令国公府,挑选了忠勤伯爵府的二公子袁文绍作为女婿。
“我不指着用华儿攀龙附凤,只希望她能嫁个有担当的男人,夫妻和睦,琴瑟和鸣,将来生儿育女,一生平顺。”
盛紘之所以选择袁文绍,是因为袁文绍有能力,年纪轻轻就有了差事,为人上进,是一个踏实可靠的人。
的确,袁文绍很上进,人品也不差,可是,他有一个偏心到了极致的母亲,加上他与愚孝的思想害惨了盛华兰。
读《知否》看了盛华兰的婚姻之后,我觉得,如果不是盛华兰生活在那种对女性压迫极其严重的封建社会,无法离婚,袁文绍早就失去了婚姻。实际上,真的没有多少女人愿意花数十年的光阴去抓住一个愚孝男的心,去等他回头意识到谁最重要。
01.摊上一个恶婆婆,盛华兰受了很多苦;
如果盛紘知道袁夫人是一个偏心到了极致、心思歹毒的恶婆婆,绝对不会把女儿嫁给袁文绍。结婚之后,盛华兰在婆家受了太多的罪。
盛华兰结婚之后,袁夫人便盯上了她丰厚的嫁妆,想尽办法挖空她的嫁妆,用来补贴自己的大儿子和娘家。于是,她让盛华兰管家,却不给钱,逼得盛华兰不得不拿钱来填补忠勤伯爵府的亏空。要知道,以后继承爵位的人是袁文绍的大哥,盛华兰管家能力再强,也分不到一杯羹。
袁夫人为了夺取盛华兰的嫁妆,无耻到了极致,不仅搜刮了钱财、衣服料子,甚至盯上了盛华兰的陪嫁庄子,连袁家的脸面都不要了。
更过分的是,作为一个生育过子女的女人,她很清楚女人怀孕的时候有多么不容易,却故意在盛华兰怀孕期间欺负盛华兰,一会儿给袁文绍纳妾,大儿子房内一个都不给,小儿子房内却放了七八个小妾,一会儿让盛华兰大着肚子给她站规矩、劳心劳力地管家。盛华兰怀上三胎,袁夫人为了给她添堵,抱走了盛华兰唯一的儿子实哥儿,却不好好照顾,让实哥儿受了伤。
在那个年代,无论婆婆怎么欺负盛华兰,盛华兰都不能反抗,否则,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盛华兰可能就会因为七出之条被休弃,不仅自己名声扫地,还会连累娘家。
在《知否》里,盛明兰曾经说过:“婆媳事,归根结底是夫妻事。如果丈夫的心跟明镜似的,就没有那么多事了。”
虽然袁文绍不可以直接忤逆母亲,但只要他表个态,及时袒护盛华兰,袁夫人的气焰也不会那么嚣张。可是,袁文绍说白了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02.若不是母亲的行为威胁到了他的切身利益,他不会偏向盛华兰;
盛华兰被婆婆欺负,袁文绍不知道吗?很明显,他是知道的。
正如盛明兰所说:“姐夫自然知道姐姐度日艰难,但他认为千依百顺他的母亲更重要。三妻四妾的男人,佯装家宅和睦,并非他们不知道妻子在伤心,不过是自己的风流快活胜过妻子的悲伤罢了。”
在愚孝男的眼里,哪怕再喜欢这个女人,她都没有生养自己的母亲重要。只要可以让母亲高兴,妻子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还有的男人会抱有“那是我妈,你要是爱我,就该对我妈百依百顺”的思想,要求妻子处处忍让自己的母亲。
到了后期,袁文绍之所以会发现老婆很重要,主要是因为他的亲妈袁夫人做得太过分了。袁夫人为了自己的大儿子,不止一次侵犯袁文绍夫妻俩的利益,甚至伤害到了孙子辈。夫妻本是一体,盛华兰的嫁妆被搜刮,实际上也是影响到了袁文绍的利益。
“母亲,旁的也就罢了,你开口就要华兰的陪嫁庄子,那在京郊足有十几亩良田,况且如今盛家正在近旁,这田地若有变动,当他们不知道吗?你叫儿子以后如何在岳家抬起头来?”
说白了,他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发现自己的母亲永远不会向着自己,老婆和孩子才是他可以依赖一生的人,才改变了思想,对老婆和孩子越来越好。
03.遇上愚孝男,女人到底该不该等?
《双面胶》的编剧六六曾经说过:“在鸡毛琐碎生活里,女人最在意的,往往不是矛盾本身如何化解,而是在化解矛盾的过程当中,老公有没有站在自己身后。”
如果女人遇上了愚孝男,最好别给他太多的机会。当他第一次为了原生家庭侵犯你的利益、让你受委屈的时候,你就该好好跟他谈一谈,挑明你的底线,让其及时改正错误的思想,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如果你给了他机会,他从不知道珍惜,任由你被婆媳矛盾所折磨,这个男人打心里就不够爱你,没把你当老婆。
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世上从不缺乏好男人,你又何必非要耗费几十年的大好光阴在一个不把你当回事的男人身上?
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愚孝男,不该等。他想要孝顺父母,凭什么让你拿自己的幸福去买单?你没这义务,没这个必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