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县(市)委工作,是什么感受?
进步很快
人员年轻、进步很快,是团委的最大优势特点。20多岁的正科级团县委书记,30来岁的正处级团市委书记,属于“标配”。
规格不低
团县委全称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XX省XX县委员会,一般为正科级。团县委书记是正科长级别,跟镇长一样大。团市委,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市委员会的简称,一般地市的为正处级(正县),书记的级别和县长一样大。
大事不多
由于是群团组织,没有太多的绩效考评指标。团委的主要工作是开展群团性活动,正常情况下其组织进度都可自由把控,很少有急难险重任务。
工作要求很高
团委由于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与同级的党委部门(组织、宣传、委办等)走得比较近,涉及党务的内容比较多,工作标准和要求都比较高。因而,也最能锻炼人!
进入门槛高
正是因为团委进步快,资源稀缺,所以进入的门槛很高。一般都是那些被上级有意识培养的高学历年轻干部,才有机会进入,他们是当地未来的主要领导的后备军。当然,有着“特殊资源”的人员也有机会!
权力不大
和同级别的党委、政府部门相比,团委属于实打实的“清水”单位。没有太多的行政审批权,在人、财、物、数等方面缺少话语权。
身份比较尴尬
团委人员是身份是参公编制。是行政编制,但又不是正式公务员。还不同于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在进团委前,需到市委组织部进行参公登记,变成参公人员。
面临“再就业”
团委,是年轻人的天堂。即使未早早提拔重用,年龄超过一定的岁数,组织上也会安排转岗。团县委人员调任到乡镇担任领导、团市委人员到县区担任领导是常态。不过,在转岗之前都要转变为公务员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