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史(5)-高升号事件
甲午战争史(5)——高升号事件
历经十四年,乃定海军建制,以丁汝昌为提督,予英国水师兵官琅威理副将,为总教习,福建船政局学生刘步蟾等一营出洋学习归,尽与营官,一船为一营,中军三营,为致远、靖远和经远,左翼三营,为镇远一铁舰、来远和超勇两快船,右翼三营,为定远一铁甲、济远、扬威两快船,此战舰九艘。
镇中,镇边,镇南,镇西,镇北合以渔雷艇六艘,练船三艘,威远,康济,敏捷。大小共二十五艘。设提督一名,总兵二名,副将五名,参将四名,游击九名,都司二十七,守备六十,千总六十九,皆隶北洋大臣。其俸银、军械支出年耗银一百七十六万余两(光这两项开支就约等于日本军队年支出的二分之一)。
北洋海军的作战阵容安排如下:
主力攻击型战舰:定远,镇远,经远,来远。约两万吨数,船员约1060人,速力15.5节,炮数每舰20-23,5000至6000马力。
主力防守型战舰:致远,靖远,济远,平远,超勇,扬威,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约两万吨数,船员约1500人,速力从5至18节不等,800至5500马力。
练习舰:康济,威远。详情略。
补助舰:泰安,镇海,操江,湄云。详情略。
渔雷艇数十只。
甲午年五月,鸿章谓日本不至与我开战,电令汝昌饬在朝各舰监管约束水手勿致启衅端。6月22日,汝昌电请鸿章率我海军大队继发接应,已升火起锚,戒严将发,鸿章电泥之,遂不行。【李鸿章反反复复地错失战机,海战胜败渐成定局。】
6月23日,李鸿章见议和难成,始租英轮载防兵渡援,以兵轮三艘护之而东。而倭人间谍时在天津,贿我电报学生,得我师期,英轮和兵轮在丰岛遂为所截,兵轮逃回威海。倭人吉野号追济远,济远悬白旗和日本旗,仍被轰击,幸逃回威海,秋津截我操江号,操江悬白旗任掠去,浪速号逼高升轮兵降,我将士抵死拒,倭炮击高升船,并以水雷击之,我两营大部阵亡。
这一事件的发生,预示着甲午大海战的不可避免。
写于2022年7月5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