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势在必行,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终于还是来了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22年人口数据:全年出生人口956万,死亡人口1041万,人口净增长-85万,自然增长率-0.6‰。
对比应的2021年我国人口数据: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34‰。
中国2022年末总人口14.1亿,人口总量与印度基本持平,中国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很快会被印度取而代之。
这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以来,2022年出生人口首次掉入1000万以下,叠加世纪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口增加,自然增长率首次由正转负。
曾经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胎的政策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开始显现,一是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60/70后想生生不了,80/90后不愿生不敢生;二是中国人口男女比例趋于国际社会公认的102~107:1的理想区间。
当前,国家实行的一对夫妇三胎的计划生育政策。自2012年以来,单独二胎、全面二胎、全面三胎递进落地,顺应了公众的生育需求,但实际效果却大大不及预期。
归根到底还是年轻一代脑子里计划生育时代广泛宣传的少生优育的思想的烙印太深而不愿生,又面临当前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的四座大山重压而不敢生。
解决问题必须从根因出发。同样,要想解决人口负增长的社会问题,必须从前述两个方面的深层次根源入手。
首先,必须全面放开生育政策,想生即生、能生即生、应生尽生。
其次,摒弃计划生育的传统思维,引导早生多生,积极在全社会传递生育是对家族繁衍和民族壮大的责任与担当的思想。
最后,要出台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激励措施的力度是以要彻底打消人们对于养育孩子的大部分顾虑为标准,而不是当前的小打小闹。比如:
1、生育补贴。参照基本生活、教育费支出标准,国家为每个孩子支付从出生至成人或完成学业期间的生活、教育补贴。
2、给予生育妇女就业帮助,孩子三岁前可以视同上班,三个孩子及以上的母亲可以视同就业,给予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
3、普及高等教育。
4、未成年儿童或在读大学生研究生公费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