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妞电影发展简史 内地小妞电影从兴起到衰落不到十年
小妞电影
它是指以女性视角表达女性观点受众为女性的电影
多是轻松烂漫的爱情喜剧
或是呼吁女性独立自主的励志电影
如《彗星美人》《蒂凡尼的早餐》都算是
说到小妞电影叫法的起源
八九十年代好莱坞冒出不少女性为主角的电影
而且口碑房票都不错
如茱莉亚·罗伯茨梅格·瑞恩卡梅隆·迪亚茨等女星片酬
更是要赶超好莱坞一线男明星
只要能赚钱
好莱坞就如法炮制
捧出更多“好莱坞甜心”
瑞茜·威瑟斯彭的《律政俏佳人》系列
安妮·海瑟薇的《公主日记》《穿普拉达的女王》
于是好莱坞专门把这类电影称为Chick Flick
也译作“小鸡电影”
进入新千年
中国香港迎来了小妞电影的春天
郑秀文主演的《瘦身男女》香港票房超过4000万
成为港片史上最卖座爱情喜剧片
还有《孤男寡女》《嫁个有钱人》《百年好合》等佳片问世
郑秀文被称为华人地区小妞电影的第一天后
另一女星杨千嬅以《新扎师妹》等一系列爱情轻喜剧走红大银幕
相比郑秀文
杨千嬅的银幕形象更为夸张和平民化
张柏芝被称为香港新世纪最后一个女电影明星
带来《浪漫樱花》《河东狮吼》《最爱女人购物狂》等女性电影佳作
之后出现的蔡卓妍、薛凯琪则无法有更多的话题和票房
两千年初的中国内地小妞电影还是一片空白
大家更喜欢冯小刚的贺岁喜剧
张艺谋的武侠大片
成龙的动作喜剧
香港影坛的小妞电影浪潮并没有刮到内地
直到2008年徐克拍摄以内地女星周迅张雨绮为主导的《女人不坏》
当时票房口碑不太理想被大家称为大烂片狠狠吐槽
“江郎才尽”的徐克则“灰溜溜”地跑回去继续拍武侠电影
但是以现在的眼光看这部电影的话题讨论也算新颖
原来女性为了追求喜欢的男人也可以如此不择手段
2009年暑期《非常完美》问世
章子怡第一次当制片人推出的大女主电影
这是章子怡少见的夸张喜剧化表演
题材新颖加上强大的演员阵容获得近亿元的票房成绩
第二年徐静蕾也带来自编自导自演的女性电影《杜拉拉升职记》
电影中女性职场生活的尔虞我诈引发很多女性观众的共鸣
从此独立女强人成为徐静蕾的标签
周迅、章子怡、徐静蕾都想成为内地小妞电影的代言人
但却凭空杀出一个名气最低的女星白百何
2011年双11期间一部爱情喜剧《失恋33天》横空出世
首周末票房达1.89亿元
总票房达3.5亿元
当年年度票房排名第八
比《速度与激情5》排名还高
被称为“票房黑马”
已经结婚生子的白百何突然爆火
出演了《分手合约》《被偷走的那五年》《滚蛋吧!肿瘤君》等一系列小妞电影
(三部电影番位都力压男主)
如果不是出轨门离婚风波的影响
她应该最快票房破百亿的女星(主演票房排行被周冬雨和马丽超过)
2013年范冰冰也拍了自己的大女主电影《一夜惊喜》
还是一贯拍女性题材《非常完美》的女导演金依萌
章子怡也带来口碑更糟糕的《非常完美》的续集《非常幸运》
这两部电影的失败之处都在于
观众看不惯平常正经的女神为何要去演装疯卖傻只有男主觉得很可爱的女主
所以这一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就显得很与众不同
小三赴美生子遇真爱有种好莱坞小妞电影的味了
同时也讽刺社会现实
当年获得5.2亿元的高票房
年度票房排第九名
2014年周迅带来《撒娇女人最好命》《我的早更女友》两部小妞电影
这两部电影以女性特有的心理生理特点做讨论
剧情生动引发了很多女性的共鸣
2015年倪妮和杨颖带来《新娘大作战》
本片虽改编自美国知名小妞电影《结婚大作战》却没有激起多大浪花
本该撑起小妞电影未来的两位女星
纷纷选择投奔赚钱更快更多的电视剧行当
第二年同样是改编自好莱坞经典小妞电影
舒淇和宋茜主演的《我最好朋友的婚礼》宣告本土化移植彻底失败
后面因为各种原因前面提到的各位女星
再也没有拍摄出一个受众为女性的大女主电影
这几年大家看喜剧电影更热衷于看开心麻花的荒诞喜剧
宁浩徐峥为代表的黑色喜剧
而女性受众群体的电影变成了校园伤痕爱情电影的主场
以《同桌的妳》《匆匆那年》《左耳》《七月与安生》为代表
周冬雨的《喜欢你》算是一种另类的小清新
而女性题材电影变成了马丽、贾玲为代表的喜剧人的舞台
不过马丽依然没有证明自己有单独的票房号召力
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只是抒发个人情感引发共鸣昙花一现的成功吗?
估计只有等她拍出新电影
让大家看到更多喜剧天赋才能使观众信服吧
国产小妞电影开始于2009年的《非常完美》
兴盛于2011年的《失恋33天》
到了2015年的《新娘大作战》已经基本宣告小妞电影的结束
其实好莱坞也面临这样的尴尬
自《钢铁侠》后超级英雄电影开始盛行
小妞电影也彻底没落了
近几年国内不是没有女性题材电影
而是有希望成为大女主电影的女星都消失了
一部小妞电影最不能或缺的就是强势大女主
而现在市面上哪位女星能Hold得住呢
是刘亦菲、景甜还是钟楚曦?
我比较看好的新生代女星刘浩存和张子枫
(视频版已经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