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读法竟然是这样,电视剧里一直是错的!
我们日常在看古装影视剧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皇宫里的太监徐徐展开圣旨,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而这句话在读的时候,一直在断句上存在很大的错误。
首先这句话并不是在所有朝代都是一直使用的。在明朝政权建立以前,每个朝代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开头都是不尽相同的。一直到元代末期,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大明政权。在朱元璋看来元代气数已尽,而自己结束元代的统治是顺应天道,所以非常喜欢用“奉天”二字,动不动就和人家说自己是“奉天而行。”
公元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将南京更名为“应天府”,又将皇宫里规模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他甚至有时候还会自称是“奉天法祖”。随着政权稳固,各个方面的机制逐步形成,朱元璋为了向世人阐明他登上皇位是奉上天的旨意, 竟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四个字。又写出了《御制纪梦》一文,说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为“奉天承运”找到了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开始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从那以后朱元璋颁发圣旨都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作为开头。
虽然说在明以前的史料中奉天承运这四个字就有,但用在圣旨的开头,的确是朱元璋首倡。他的原意是指他自己作为“奉天承运皇帝”现在要“诏曰”,因此这句话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后边的“诏曰”二字是不能与“皇帝”断在一起的。
所以电视剧上公公宣读皇帝圣旨的时候,一般念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显然,这是错误的读法,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