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弑母案终审死刑!他到死还想愚弄大众,本人是反社会型人格
2023年5月30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弑母案“
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终审宣判为死刑
法院认为
被告人吴谢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真相,虚构事实,骗取他人钱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为逃避刑事处罚,购买身份证件,其行为已构成买卖身份证件罪,应依法予以并罚。
吴谢宇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经过长时间预谋、策划,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手段残忍。
吴谢宇杀害母亲谢天琴的行为严重违背家庭人伦,践踏人类社会的正常情感,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罪行极其严重。到案后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但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吴谢宇案件的前因后果
吴谢宇作案动机:帮母亲解脱
他自认为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就产生了跟随父亲而去的念头,他不忍母亲如此难过。
2015年7月10日17时许,吴谢宇趁母亲谢天琴回家换鞋之际,持哑铃杠连续猛击谢天琴头面部,致谢天琴死亡,并在尸体上放置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
后吴谢宇向亲友隐瞒谢天琴已被其杀害的真相,虚构谢天琴陪同其出国交流学习,以需要生活费、学费、财力证明等理由骗取亲友144万元予以挥霍。
为逃避侦查,吴谢宇购买了10余张身份证件, 用于隐匿身份。
吴谢宇是高智商罪犯,哪怕他明知道自己要被判死刑。他依旧在挑战法律人伦的底线和权威。
他在监狱写忏悔信,找律师寻求活下去的希望,甚至动用父母双方亲戚”谅解“签名书,来获取自己弑母以后,对法律人伦的挑战。
作为高材生的吴谢宇从策划杀死母亲,到跟性工作者谈恋爱,以及挥霍从亲人那里骗来的144万,自己出入夜场做”男公关“。看似他这些荒诞的行为,其实这才是真实而深刻的他。
吴谢宇的人生,一直被”别人家孩子包裹“,被父母那种看起来和谐的”爱“所困扰。
特别是吴谢宇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以及要求各种事情要汇报,就连去北大读书也要每天致电母亲一日三餐吃什么和今天发生的事情以及自身的情绪变化
吴谢宇看起来应对自如的背后,其实是压抑已久的恨意
自从吴谢宇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对他依赖更严重。吴谢宇本来想出国读书,母亲却希望如影相随地去陪读。
压垮吴谢宇精神防线的是吴谢宇一边要扮演好儿子,一边想回归他恶魔的本性。
最终他抛弃甚至杀害了母亲,他这个看起最爱他,其实他最恨的人。
吴谢宇虽然是一个学霸,但他心理是非常不健康、甚至不健全的。
如果一个人人设表现得过于完美,看不到任何破绽和缺陷,这个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人都喜欢把自己伪装起来,给他人最好一面。我反而喜欢外放最差一面的人,至少这种人你知道他底线和底盘。不要对人抱有过滤镜。
有些人是天生反社会型人格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然而这些均属相对的。
杀人犯杀人以后,他们有一个共性:没有愧疚和后悔的情感,先天缺乏共情力什么是共情力:能够理解他人的经历和感受,并做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
吴谢宇“最恨”的是他母亲
吴谢宇恨母亲杀母亲的原因是母亲发现他嫖娼的秘密
吴谢宇自认为他自己的压抑生活,都是他妈带给他的。吴谢宇也不要美化他父亲,他父亲婚内出轨导致母亲严重抑郁。
有些家庭看起来都挺正常的,但家庭里的成员一个比一个有八百个心眼子。
吴谢宇全家的家庭悲剧,都源于“看上去和谐美好的人设和人生”。
如果一个人是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内心一定有很多“变态行为”……看不到一个人最差的一面,压根就不会深交。
吴谢宇的事情,再次提醒家长
对于孩子的一切,不要有极强地掌控欲望
要尊重你的孩子,要给你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努力让孩子自己去挖掘自己喜欢的新事物,以及各种兴趣爱好,而不是强迫给孩子报各种班。现在的孩子,心里有阴霾的很多很多。
吴谢宇属于多重性人格,极具反社会性。
这种人死有余辜。
吴谢宇的悲剧不是学霸人设,是他本质就是一个叛逆的恶魔,却被约束起来不能释放恶的一面,最终他变成了真正的恶魔,杀了自己母亲以后,还跟没事人一样,继续享受魔鬼快乐。
吴谢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快乐
你看他骗到亲戚钱以后,第一时间找小姐。除了弥补他青春期性压抑的本能以外,他还要释放自己压抑的天性。
他的欲望强烈,他弑母动机明确,他不停利用司法漏洞去跟自己争取活命的机会,其实他都在对赌自己的人生,甚至不惜赌上原生家庭以及民众的同情心,最终他还是败给了伦理和公正的法治。
吴谢宇的弑母行为本来就是罪该万死,他到死还想愚弄大众,他才是真正的反社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