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十大名小吃!来宁夏旅游不可不吃的几道小吃
1.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推荐银川的老毛手抓餐厅,分店很多自由选择
2.羊肉臊子面
羊肉臊子面是宁夏著名的传统面食。在首府银川的大街小巷,处处可以见到羊肉臊子面馆。据说是由唐朝初期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成为老人寿辰、小孩生日及其他节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寿延年”之意。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羊肉、红辣椒、青萝卜、西红柿、蒜苗及各种调料做成臊子;接着和面,面和的要硬,这样的面吃起来才筋,反复揉直到揉的光滑才算好,然后擀成薄厚均匀的面皮(或用压面机压),用菜刀切细,在开水锅内煮熟。食用时,先捞面条,再舀臊子,汤多面少,则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成为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肴。
银川西夏区同心路的老木瓜搓面 20年老店
3.烩小吃
中卫素杂烩,又称烩小吃。烩小吃是一道传统著名小吃,宁夏各地均有制作。形状相似的夹板子、豆腐、粉条、面筋、菠菜,丸子,再加上清莹的汤,总让人忍不住多喝几碗。“杂烩”是一种著名的传统美肴,中华古今均有制作。而中卫的素杂烩很具它自己的特色,来过中卫并品尝过素杂烩的人无不称赞“物美价廉,特色鲜明,别有风味”。烩小吃中卫很多地方都有卖的,大到各大酒店、宾馆,小到街边小餐馆,是很多食客所乐意吃的。一碗米饭,一碗烩小吃,美美地下肚,再喝点汤,吃得踏实又舒服。老人喜欢吃,因为养胃,年轻人也爱吃,谁家有婚宴,谁家孩子过满月,桌子上总也少不了一盆烩小吃。形状相似的夹板子、豆腐、粉条、面筋、菠菜,丸子,再加上清莹的汤,总让人忍不住多喝几碗。
4.羊排小揪面
羊排小揪面是宁夏的特色美食,尤以宁夏吴忠的羊排小揪面最为正宗,面片配上宁夏的羊肉筋道有味,是非常受宁夏人民欢迎的美食。材料:羊肉、土豆、韭菜、西红柿、番茄酱、葱、姜、蒜、辣椒面(不是辣椒粉)、盐、老抽、醋、五香粉(花椒大料粉)、鸡精。羊排小揪面最好使用新鲜羊肉,和高筋粉以保证面的口感和味道,面片不宜过多容易粘结,配螺丝菜或其他咸菜搭配食用味道更佳。
5.辣糊糊
辣糊糊是宁夏的一道特色小吃,最早是80年代从小学到中学,每个学校门口几乎都有,诱人的麻辣红汁子刷在烫熟的串串上,那叫一个美,伴随着80年代的同学很多回忆。宁夏学生上学必吃的,早上辣糊糊夹饼,吃的满嘴都是,下午放学三五结对围着大锅来上几串,虽然脏兮兮但是超级有味道,想想都过瘾。
随着近些年银川经济的飞速发展,辣糊糊小吃慢慢的登上大雅之堂,两种形式的店铺越来越多。分为干汁辣糊糊,涮锅辣糊糊两种,不油腻的麻辣口感让人吃了停不下来。或许有一天辣糊糊会像四川的火锅一样红!
6.馓子
回族一种小吃,用红糖、蜂蜜、花椒、红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适量的鸡蛋、清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捻成面团,搓成或抻成由粗细匀称、盘连有序的圆条构成环壮物放入油锅炸至棕黄色即成。在宁夏各地,每逢节日喜庆,回族妇女同胞便各显身手,做出图形各异的多种馓子,点缀节日气氛。如今,在许多饭店和早点铺或菜市场上,馓子也以已成为常见食品,随时可以买到。
7.八宝茶
八宝茶,也称"三泡茶",是居住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的传统饮料。八宝茶以茶叶为底,掺有白糖(或冰糖)、枸杞、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苹果片等,喝起来香甜可口,滋味独具,并有滋阴润肺、清嗓利喉之功效。在甘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都以"三炮台"碗泡"八宝茶"招待亲友。现代城市茶馆内饮八宝茶已很普遍,汉族人也渐渐沾染了这种饮茶习俗。
9.炒糊饽
炒糊饽是一道西北地方著名小吃,流行于宁夏银川、吴忠等地。特点是制作方便,配菜丰富,香、辣,嚼起来很有口感。
“糊饽”是一种用烙饼切成饼条的俗称,又称“糊饽子”。而所谓炒糊饽,其实通俗的说,就是将这种烙饼切成条状,加以配料炒制而成的一道主食。
10.银川羊羔肉
羊羔肉多选择当年羯羊或周岁以内的羊来制成。把羊羔宰杀后,去其皮和内脏,洗净后放在大锅里煮,并放洋葱、胡椒等佐料。做法以爆炒、清蒸、黄焖为主。流行于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省区的回族聚居区,都是各地的特色清真美食。“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据《本草纲目》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常吃羊肉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