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魔道祖师》中魏婴的成长历程,选择即自由
魏婴,姓魏名婴字无羡,号夷陵老祖。何为婴?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婴”是一种人生境界,是赤子之心,是返璞归真。因为未入世的孩童,心性最为纯粹通透,单纯得如同一张白纸。何为无羡?《说文》里有言曰“羡,贪欲也。”无羡则是无贪欲,是懂知足。人如其名,魏婴此人,正是这样至纯至真之人。纵观魏婴的成长历程,我觉得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成长意味着选择,而选择意味着自由。
面对生活的不幸——选择微笑
与兰陵金氏嫡子金子轩不同,魏婴自懂事起,身边便没有了父母的陪伴。也许,他能记得母亲曾经对他说过的“人心不要装那么多东西,记得别人的好,这样才会快乐”;他也记得一家三口牵手向前走的温馨场面。但是魏婴对于父母的记忆,仅限于此。
自父母去世,魏婴面对的便是在寒冷的冬夜,露宿街头,与恶狗殊死搏斗,只为从它嘴里争那残羹冷食。小小年纪的他,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成熟,便已经要独立讨生活了,由此可见他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有多令人心疼。那么魏婴是如何选择的呢?是怨天尤人,追忆昔日的美好,亦或是想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两者皆非。面对不幸,他选择微笑。
江枫眠找到魏婴的那天,对方脸上不是愁眉苦恼,而是意想不到咧着嘴在笑。父母离世,独自流浪,魏婴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是他选择笑对人生。既然无法改变,那么便欣然接受,这是魏婴的选择,也是他的自由。
面对虞夫人的责骂——选择沉默
江枫眠是魏婴的贵人,魏婴曾不止一次的想过,若是没有江叔叔的庇护,他或许没有机会炼得修为,获得师姐以及师弟们的关心和喜爱。因为体会过一个人的孤独,体会过露宿街头的寒冷,当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生活时,魏婴格外珍惜,也格外努力。
他珍惜崇拜他的师弟们,珍惜常与其拌嘴的江澄,珍惜关心他的师姐以及对他寄予厚望的江叔叔。因为这些爱来得太过不易,所以魏婴努力回应着。他也知道虞夫人看不惯他,总是会找事责备,但他不恼,魏婴的沉默,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珍惜眼前生活的体现。
其实我觉得,这时的魏婴已经无需小心翼翼了,他在江家已经生活了这么多年,在江家大多数人看来,已然是云梦江氏的一份子。他之所以面对虞夫人训斥时仍然安然受之,是因为他觉得这是应该的。很少人能够做到,认清自己的处境,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如果说从前的魏无羡乐观的面对生活,重视自己的精神状态,那么长大的他,便是已经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做选择了。
他并非不能‘“反抗”,而是不想。对魏婴来说,虞夫人是江叔叔的妻子,同样也是他需要尊敬的人。尊敬一个人的方式,尤其是长辈,不能由着性子耍。
面对他人遇难——选择挺身而出
如果说前面两点是魏婴的人生观,那么后面的两点,便是他的价值观。“挺身而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挺身的事往往有一定风险性,有时候很可能吃力不讨好。所以生活中不乏有想要帮助别人的心却又碍于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能付诸行动的人。魏婴在挺身而出的那一刻,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
暮溪山玄武洞,众多男子在场,眼睁睁地看着滚烫的铁烙即将触及一位姑娘美貌的脸庞,但碍于对方的势力,没有人带头上前阻止,唯有魏婴。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帮助别人的所谓的“好人”,但是这些人有多少是即使可能会损害自身利益,依然选择拔刀相助的呢?
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即使你不去帮助那些受苦的人,也没有人指责你,毕竟那不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但正是因为魏婴冒着可能会给自己惹上麻烦的风险,依然选择帮助他人,才更难得可贵啊。
从鼓励自己,到为他人考虑,再到付诸行动帮助他人,魏婴的每一次成长,都体现在他的选择中。
面对众人的不解——选择坚持自我
保持本心,坚持自我的人,到哪里都令人敬佩。江澄说魏婴有“英雄病”,岐山温氏被灭后,收留姓温的人,甚至为他们出头。我一直觉得,魏婴做些这些,从来都不是为了逞英雄,只为心中的义。因为心中有义,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所以即使修了鬼道,依然能行正事。因为他觉得温情和温宁等人,从未参与温若寒的暴行,反而救助了许多因战争受伤的无辜之人。所以在魏婴眼里,他们值得他庇护。
与口口声声追求人间正道的家族不同,他所谓的正道,是需要以行动贯彻。即使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各大家族攻击的对象,魏婴也依然选择坚持内心所想,保护无辜的人。
坚持自我很难,而要想在所有人都反对、不解的情况下坚持,更难。文艺复兴时期,在教会的绝对权威下,哥白尼宁可冒着被处以火刑的风险,也要讲“日心说”展现给众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有一百个人驳了他的理论观点,但是他仍能坚持自我,坚持真理。
身前是各大家族的谴责,身后是江澄的劝阻,魏婴至始至终都选择相信自己,选择庇护世人眼中“该死的温氏”。不是为了体会当英雄的快感,而是真正处于内心的想要保护他们。
魏婴的每一次选择,都有他如此选择的理由。他有判断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他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给了他自由。魏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不后悔,所以坚定地朝着自己所选的道路前进。在前进的道路上,有质疑和不解的声音,他要做的不是停下来解释,而是快速奔跑,甩掉这些陌生人,和懂他的人相遇。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是随波逐流还是遵从本心,是原地踏步还是勇往直前,皆取决于你自己。而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成长的见证。